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
A.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 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答案】B
2. 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 )。
A. 比较密切
B. 缺乏学业效度
C. 很不协调
D. 基本协调
【答案】C
3. 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指的是( )。
A.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是可以彼此交替、相互转换的
C.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成倒U 曲线关系
D. 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答案】D
4. ( )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
A. 遗传
B. 自然环境
C. 教育
D. 社会环境
【答案】C
5. 撤销厌恶刺激以增强一个反应发生可能性叫做(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替代强化
【答案】B
6. 学生在掌握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这种现象比较恰当的解释是( )。
A. 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B.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观念具有可辨别性
C.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稳定性
D.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清晰性
【答案】A
7. 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泛化的共同原理的学习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 )。
A. 桑代克
B. 苛勒
C. 贾德
D. 奥苏伯尔
【答案】C
8. 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 原型定向
B. 操作定向
C. 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答案】C
9.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
A. 有所不同
B. 相类似
C. 有一定联系
D. 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B
10.桑代克认为两岁儿童看到一块糖时说“糖”这个字,表明两岁儿童形成的联结是( )。
A. 动物式的刺激——反应直接联结
B. 抽象的联结
C. 观念的联结
D. 选择性联结
【答案】C
11.奥苏伯尔的( )是阐述他的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
A.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B. 《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
C. 《教育过程》
D. 《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
【答案】D
12.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概括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群集策略
【答案】D
13.品德中两个主要的构成成分是( )。
A.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
B. 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
C. 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
D.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答案】C
14.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秒钟
A.5
B.20~30
C.60
D.120
【答案】A
15.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最常受到的是( )强化。
A. 定时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