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是( )。
A. 学习目的
B. 学习兴趣
C. 学习动机
D. 学习态度
【答案】C
2. 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松弛训练法
D. 认知疗法
【答案】B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3. 强调应该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 )为核心建立的。
A. 观察学习
B. 社会学习
C. 直接学习
D 符号学习
【答案】A
5. 奥苏伯尔的( )是阐述他的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
A.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B. 《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
C. 《教育过程》
D. 《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
【答案】D
6.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 原型
B. 原型启发
C. 问题情境
D. 问题对象
【答案】A
7.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
A. 服从水平
B. 依从水平
C. 认同水平
D 内化水平
【考点】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
【答案】C
【解析】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社会规范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因此,答案选C 。
8. 形象联想、谐音法这些学习策略又常常被称为( )。
A. 记忆术
B. 元认知
C. 产生武
D. 认知技能
【答案】A
9. 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
A. 习得效应
B. 情绪唤起效应
C. 抑制效应
D. 反应促进效应
【考点】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
【答案】C
【解析】观察学习理论表明,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后果而习得新的行为。这种间接习得的行为既可能促进原有行为发生的概率,也有可能抑制原有行为的发生。观察学习有三种行为效应:抑制效应、扩散效应和促进效应。其中,抑制效应是指当学习者观察到某榜样因某一行为而得到了令人厌恶的后果,此时效仿的体验会增强对这一行为的抑制,那么抑制效应也就发生了。
10.以掌握为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
A. 能力
B. 努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考点】德韦克的目标定向理论。
【答案】B
【解析】德韦克的目标定向理论认为,在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面,掌握目标者认为努力是改善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往往将结果的成败归因于努力的多少。而成绩目标定向的儿童持能力实体观,认为能力是成功的原因,而且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所以,他们会把成败归因于能力的好坏。因此,答案选B 。
11.维持注意于日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短时记忆中的学习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