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研究发展,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α波和θ波之间的斗争而进行的,斗争的结果是( )。
A. α波逐渐让位给θ波
B. α波和θ波都让位给δ
C. α波逐渐让位给θ波。
D. α波和θ波谁也占胜不了谁
【答案】D
2. 撤销厌恶刺激以增强一个反应发生可能性叫做(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替代强化
【答案】B
3. 以掌握为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
A. 能力
B. 努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考点】德韦克的目标定向理论。
【答案】B
【解析】德韦克的目标定向理论认为,在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面,掌握目标者认为努力是改善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往往将结果的成败归因于努力的多少。而成绩目标定向的儿童持能力实体观,认为能力是成功的原因,而且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所以,他们会把成败归因于能力的好坏。因此,答案选B 。
4. 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使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得以沟通并实现的是( )。
A. 道德认识
C. 道德判断
D. 道德意志
【答案】D
5. 鲁宾斯坦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叫( )。
A. 概括化理论
B. 分析概括说
C. 关系转换说
D. 学习定势说
【答案】B
6.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 教师随堂评价
B. 教师自编测验
C. 随常考试
D. 课堂提问测验
【答案】B
7.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 有影响
B. 没有影响
C. 几乎没有影响
D. 有实质性影响
【答案】A
8.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 思维品质
B. 学习内容
C. 学习结果
D. 知识技能
【答案】C
9. 认知技能的基本单元是( ).
A. 产生式
B. 产生式系统
C. 元认知
)。
【答案】A
10.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 中性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条件反应
D. 无条件反应
【答案】C
11.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的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所示,直接影响个体所受教育的水平与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是( )。
A. 家庭与父母
B. 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
C. 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
D. 历史文化
【答案】B
12.需要和目标成为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时,我们就说个体形成了( )。
A. 诱因
B. 内驱力
C. 强化
D. 动机
【答案】D
13.阅读完某段文章后,学生问自己:“我理解了吗? ”“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我能记住吗? ”这是属于( )。
A. 概括策略的应用
B.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
C. 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
D. 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
【答案】B
14.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命题
B. 命题网络
C. 产生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