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南大学商学院823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案】彼得·德鲁克的这句话说明,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作为科学的管理,要有科学的理论知识做为向导,以保证管理工作遵循相应的规律进行。而管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灵活应用,也就是说管理要讲究艺术化,灵活、多变地组合各种管理技巧和工具能把死板的管理知识与千变万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管理知识更具实用J 险。
仅具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能力是不够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不同于技术能力、财务能力等的特殊条件,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以下要求:
(1)对管理者的知识要求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管理,特别是对人的管理,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管理者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较好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体的说,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指作为管理者应具备必要的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美学、社会科学、逻辑学等基础科学的知识,它们是形成一般能力的基础。
②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指与管理或组织的日标任务有关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管理者可以不是专家,但必须是内行,在一个组织中外行的管理者领导内行的工作人员注定是要失败的。
③管理科学知识。指管理者通过学习管理学所掌握的专门的管理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管理学原理之外,还包括许多专门的管理理论,如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事管理学、领导科学、战略管理、人才学等,都是当代广义管理学的内容。管理者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的管理学知识架构。对十一个管理者来说,要具备以上知识,除了理论学习这一途径外,还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积累。
(2)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很多管理学家认为,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能力比知识重要,素质又比能力重要。管理者就
是管理人才,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只具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有:
①管理者应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任何社会都会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②管理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很艰辛的实践活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③管理者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管理活动不只是一种脑力劳动,还是一种体力劳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尤其是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健康的体质与充沛的精力是不可或缺的。
(3)管理者的性格要求
管理者是要与人打交道的,因而人际技能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个人的性格对于一个人是否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是由先天决定的,后天的社会实践虽然对其发展有影响,但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它。如果两个人具有同样高的智商,那么,具有外向型性格、擅长人际交往的人更容易成为高层管理者,而比较内向的人容易选择科学研究工作。虽然人的性格有先天的影响,但是通过后天的实践仍然是可以改变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着重培养管理中所需要而自己又缺乏的东西,具体来看,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从三个力面来培养自己的性格:一是培养自己的计划性、组织性、自觉性; _是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三是培养自己镇静自若、当机立断、勇敢无畏的性格。
(4)管理者的经历和经验
一切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管理者的素质培养中,决小能轻视经验的作用。通过经验的积累,可以提高一个管理者对实践的认识,以便在实际下作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因而,经历与经验也是管理者素质要求的一个方面。管理者的经验除了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还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实践获得。管理者只有目的明确地对自己的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对成功管理者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比较,才能更好的吸取经验。
2. 试论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
【答案】在知识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组织的固有运行机制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1)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
②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
③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2)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
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可能促使企业文化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①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文化手段重要性是与层级结构的网络化改造相关的。用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影响各工作单
元在不同时空的行为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文化将成为保证和促进网络化层级结构条件下企业组织活动一体化的粘合剂。
②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文化一旦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主要的手段,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就成为协调和统一人们行为的主要工具。
③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
④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必然也是多元的。网络化层级组织的文化多元化与各工作单元并行中心的特点以及企业需要满足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的特点也是相一致的。
3. 根据卜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答案】根据罗伯特·卡茨Katz } 1974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技术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1-3来表示。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1-3来表示。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概念技能对干各种层次的管理和重要性可用图表示,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图 各种层次的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