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628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360度考核法

【答案】360度考核法由直接上级、下级、同事和服务对象对个体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可以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得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2. 行政领导者职权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指由法律规定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职权是行政领导者发挥支配性影响力的实质条件。同时,职权还意味着行政领导者必须承担的行为责任,否则就构成失职。因此,职权对行政领导者,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的义务,职权是权利与义务的共同表现。

3. 政策评估

【答案】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其目的是通过将这些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人员,促使他们适时作出政策反应、选择好的政策方案、及时调整不当的政策、废除无效的政策、改善政策执行行为,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多样化的政策评估分为不同的种类。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4. 公务员回避

【答案】公务员回避指为保证公务员机关公正和严格执法,当公务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当与其所处理的事务存在一定利害关系时,使其回避的一种限制性规定。公务员回避有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域回避三种。

5. 办公自动化

【答案】办公自动化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其构成包括:①事务性OA 系统; ②信息管理型OA 系统; ③决策支持型OA 系统。具有文字文件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声音处理、信息查询、网络通信、决策支持和行政管理等功能。

6. 行为科学、梅奥的组织理论

【答案】从1927年到1932年,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及怀特赫德三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连续五年进行了新的试验,即著名的“霍桑试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梅奥等人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等文章,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实证性研究,他们以人、人的行为和人的社会关系为中心的新的研究方向,以及用社会—心理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组织现象的先例,从而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活的因素—人及人际关系摆到组织中来,并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开创了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先河。梅奥等人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主要提出了四条原理:

(1)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工人会追求金钱收入,但也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社会、心理因素是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2)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3)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常表现为某种团体的“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存在直接的影响。

(4)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关系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即“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也即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而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

7. 公务员佳职锻炼

【答案】公务员挂职锻炼指公务员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以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8. 行政人员伦理

【答案】行政人员伦理是指国家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意识、行政道德活动以及行政道德规范现象的总和。行政人员的伦理是公务员的行为规范伦理,它是行政伦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由:①主观与客观统一; ②美德与公德统一:③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二、简答题

9. 简述预算编制方法

【答案】预算编制过程即资金分配过程,在过去形成了多种资金分配模式和预算编制模式。目前我国预算编制方法是部门预算法。部门预算支出主要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每部分支出采用不同的方法编制。具体的编制方法有:

(1)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定额管理

①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合为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是编制基本支出的基本方法。定员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确定的机构人员的编制数,定额指各部门履行职能、开展业务工

作所需的各项基本费用支出(包括人员和公用经费)的人均额度标准。即:

人员经费或公用经费一定额x 定员

②目前地方政府确定定额标准的依据:

a. 部门的职能和工作量。财政部门根据其职能将各部门分成若干档次,不同档次适用不同标准。

b. 财力是制定定额标准必须考虑的。在实际中,受财力限制,常常是不能完全按部门实际需要来核定定额标准的。

c. 往年支出标准。这些通常成为确定定额的依据,成为确定基本支出的基数。

d. 其他地区标准。各地通常根据本地财力、生活水平以及历史数据,确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标准。

③定额编制的特点

定员定额的编制方法使得人员和公用经费预算比较固定,弹性较小。

a. 人员经费除调资影响,通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财政部门通常是按实批复。

b. 对公用经费来讲,由于部门支出总额限制,定额标准通常变化小大,年度间只做微调,实际上仍是基数加增长的渐进模式,而不是根据每年工作量重新测算。

④定额编制的难点定额标准的核算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把预算和部门实物资产直接挂钩。日常办公经费中的大部分是和部门的实物资产相关的,因而,为了科学合理地核定定额标准,实物资产的费用定额标准是一项关键的内容。

(2)项目支出

①项目支出概述

项目支出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部门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的用于年度支出计划。

中央部门的项目按照部门预算编报要求分为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跨年度支出项目和其他项目四类。

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包括如下基本原则:综合预算的原则; 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 追踪问效的原则。

项目的申报、审核和批复是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环节,也是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央部门预算中项目预算支出

a. 中央部门对申报的项目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中央部门项目库。根据年度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中央部门对其项目库中的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统一排序后才能向则政部申报。则政部对中央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排序纳入财政部项目库。

b. 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项目库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统一规划是指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中央部门项目库管理的规章制度、项目申报文本,统一设计计算机软件。分级管理是指中央各部门和财政部分别按照规定对各自设立的项目库实行管理。此外,项目库要实行滚动管理。

c. 编报延续项目预算时,项目的名称、编码、项目的使用方向不得变动,如发生变动,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