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638社会保障之社会保障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判断说明题
1.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1)唯有政府才有能力担当社会保障的主体,唯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社会实行生活保
(2)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是社会的基本目标,政府有运用社会保障寻求稳定和参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2. 我国目前的3条社会保障线指的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答案】×
【解析】我国目前的3条社会保障线指的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制度。
3. 失业职工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期限最多为12个月; 5年以上的,最多为24个月。
【答案】√
【解析】我国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最长为24个月,最短为12个月,其中累汁交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给付期最长12个月,满5年不足10年的,给付期最长18个月,10年以上的,给付期最长24个月。
4. 社会保险的随机性表现为全体被保险人面临同样风险概率。
【答案】×
【解析】社会保险的随机性并不“表现为全体被保险人面临同样风险概率”。
5.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制度。
【答案】×
【解析】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核心的制度,但不是社会保障中最基本的制度,最基本的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
6. 低收入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底线公平”目标。
【答案】√
【解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制度被实践证明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最明
显地起到减少社会不公平程度的效果。
二、简答题
7. 现代慈善事业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别。
【答案】现代慈善事业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别如下:
(1)现代慈善事业建立在人类侧隐之心或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但总是表现为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施舍,“施”和“受”之间的关系终究是不平等的,所以慈善常常带有“恩赐性”和“非制度化”(“随意性”)的特点。
(2)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公民权利基础上,履行的是国家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责任,以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将社会政策具体落实到一个个政策用户身上。所以,社会保障,强调其“权利性”、“制度化”或“专业化、职业化”。
8. 美国和英国同属经济发达国家,为什么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答案】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社会保险模式,到现在都没有为其国民建立其医疗保险制度,而英国则是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社会的国家,两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看来是差别巨大大。原因在于影响社会保障的因素是多样的,并非只有经济因素。英国和美国同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只是说明了两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样强大,但是不能忽略政治、社会以及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并且社会保障不同发展阶段起主导性的作用的因素并不一样。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及发展状态的最重要的国素:
(1)经济因素
它毫无疑问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任何社会保障制度或措施都离不开相应的经济基础。
(2)社会因素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因为任何社会保障实践活动,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且需要通过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才能得到解决为前提的。
(3)道德伦理因素
它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尤其重要。时至今日,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同情弱者、互助互惠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不仅依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且上升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
(4)政治因素
它在西方是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开始的。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因素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政治因素是现代社会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因素。
(5)历史文化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亦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相应的影响,而来自国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同样会对一国社会保障政策的选择产生影响。
可见,英国和美国虽然同属于发达国家,但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差别,是因为即使是两国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或都奉行资本主义制度或都具有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亦可能存在着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道德及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客观上均对社会保障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9. 社会救助有哪些特征?
【答案】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和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的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社会救助制度在实践中具有以下特征:
(1)最低保障性
社会救助面对的是陷人生存困境并迫切需要国家或社会援助的社会成员,其救助(待遇)水平通常以维持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为标准,从而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待遇最低的制度安排。这一特征使社会救助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或社会稳定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称为最低保障制度。
(2)按需分配
①社会救助虽然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它以确定的贫困线或救助起点为依据,只有生活陷入困境或者遇到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申请社会救助,并通过这一途径获得国家或社会的援助。
②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社会救助包括现金援助、实物援助、服务援助等,一般根据不同社会救助对象的具体需要来提供,因此,社会救助具有在确定的标准范围内向救助对象按需分配的特征,从而是对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形式的重要补充,是典型的收入再分配手段。
(3)权利义务单向性
社会救助体现了权利义务单向性的特征,即对受益者而言,其享受的是单纯的法定权利; 而提供社会救助则成了国家与社会的职责和法定义务。
(4)社会救助还具有全民性特征
虽然设定了申请者申请救助的门槛,但任何人只要达到了这一门槛均有权申请社会救助。同时,对于某些特定事件中的不幸者亦提供救助,而任何人均有可能遭遇自然灾害并成为灾害救助的对象。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并非只是贫困人口的最低保障机制,而是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的最低保障机制。
10.通过慈善事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答案】我国现在的慈善事业发展十分落后,究其原因,可以从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等方面来分析。
(1)社会因素
如意识形态和特殊战乱环境是影响慈善事业的重要因素。其中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分析宗教、文化传统、价值观以及舆论导向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