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98社会保障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职业病

【答案】职业病作为工伤的一个类别,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解除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它同劳动者从事的特定职业密切相关,与劳动卫生相对应,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慢性伤害。

2. 部分积累

【答案】部分积累式,亦称为部分基金式或混合式、阶梯式。该模式根据分阶段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确定征收费率,目标是保持养老保险基金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平衡,其特点是费率具有弹性,可以根据养老金支出的需求分阶段地调整费率。

3. 社会优抚制度

【答案】社会优抚是制度指国家和社会对特定优抚对象一一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所给予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社会优抚制度按其特点来说,既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又有社会福利的性质,还包含社会救济的成分,是一种综合性的特殊的社会保障。

4. 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

【答案】中国政府于2000年9月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各基金。它肩负着化解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中出现的历史债务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高峰的重要职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持良胜运行的重要保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政府直接筹集、管理。它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是在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救助基金出现财务危机时,充当着补充、调剂基金的作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单位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5. 社会保障的挤出效应

【答案】社会保障的挤出效应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产替代效应,所以会大幅度挤出私人储蓄,即社会保障对储蓄具有挤出效应,从而减少经济增长所需的资金积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

6. 选择性福利

【答案】选择性福利是指通过社会福利机构将社会福利资源分配给那些真正需要福利服务的

低收入者,其服务对象是有选择的而非全民的,选择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家计调查”,由需要社会福利服务的个人或者家庭,先向社会福利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审查合格后,才能够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服务,入家庭补助、住房福利都属于这种模式。

7. 住房公积金

【答案】住房公积金是指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这里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

8. 公平

【答案】公平,即公正、平等,指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个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而言,不但要实现社会成员享有社会保障机会和权利的公平,而且要达到主体各方的负担公平; 不仅要确保起点公平,而且要努力维护过程公平,力求接近结果公平或者努力缩小结果的不公平。

二、回答题

9. 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有哪些显著区别?

【答案】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区别:

(1)含义不同

职业福利是指行业或单位为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保证职工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社会福利是政府与社会通过各种福利服务、福利企业、福利津贴等形式,对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使其生活状况小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

(2)服务对象不同

职业福利又称职工福利、集体福利、职工生活福利等,其福利服务的对象为职工及其家属; 社会福利面向全体国民。

(3)实施主体不同

职业福利的服务实施主体是行业或单位; 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是政府。

(4)内容不同

职业福利是保证职工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而社会福利内容广泛(如国民教育福利、住宅福利、职业福利及社会化的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等),层次众多。

(5)目的不同

职业福利的目的是吸引和留住、培养、激励人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是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社会福利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为目的,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

10.比较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异同。

【答案】(1)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相同点

①被保险者不缴费

下伤保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修复与再生产投入”性质,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殊组成部分,所以工伤保险的保险费只能有企业或雇主单方承担; 军人抚恤的所需经费则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军人也不需要缴费。

②保障目的相似

工伤保险的目标是维护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而军人抚恤也为维护军人的基本利益,免除其后顾之忧的作用。

(2)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不同点

①保障对象不同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而军人抚恤的保障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服役或退役的残疾人以及复员军人等是军人抚恤的对象,其具有保障对象特殊的特点。

②保障待遇水平不同

因为军人肩负的特殊使命,因此较之于普通国民的工伤保险制度,它的保障待遇要优厚一些,且又根据军人平时的贡献及遭遇事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

③保障目标也有差异

工伤保险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并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而军人抚恤的目标则包含这稳定军心、巩固国防和稳定社会的双重目标。

④管理体制不同

工伤保险的管理部门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而军人抚恤的主管机关是各级政府中的民政部门。 ⑤经费来源不同

工伤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雇主缴费,而军人抚恤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拨款。

11.为什么强调失业保险要发挥促进就业的功能? 如何发挥其促进就业的功能?

【答案】(1)强调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可以从失业保险的目标来解释

失业保险的目标可以从大的社会经济层面和失业者个人层面来看。

①从失业者层面来看,失业保险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他们提供物质帮助,使他们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得以维持,从而为他们再就业提供了缓冲期,使他们有时间寻找新的工作,同时还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通过帮助失业者提高技能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②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失业保险的目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促使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