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社会保障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答案】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完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1)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相同点

三者都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部分,共同组成现代社会保障不可分割的整体。都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不同点

①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a. 在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险,因为社会保险与劳动者直接相关,且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给付都金额巨大;

b. 社会救助历史最悠久,在现代社会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最基本的和最不可或缺的; c. 社会福利则是各国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社会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②政府的介入程度不同

a. 社会救助政府承担着管理和财政拨款的职责,政府的责任大;

b. 社会保险政府多承担着管理和担保人的职责;

c. 社会福利政府主要起着管理和规范的作用,引导民间和非政府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③权力和义务相结合的方式不同

a. 社会救助具有权力和义务单向性的特征,符合一定条件的国民享受权力时并不需要承担相对应的义务;

b. 社会保险则是权力和义务相结合,只有缴纳了社会保险费才能得到相应的待遇;

c. 社会福利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有的福利服务是需要缴纳费用的,有的则是无偿提供的,所以有的权利义务具有单向性,有的则是权力义务相结合的。

④实施对象不同

a. 社会救助的实施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或遭遇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

b. 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劳动者;

c. 社会福利的实施对象则是全体国民。

⑤保障水平不同

a. 社会救助是低水平的,也称最低生活保障;

b. 社会保险是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的;

c. 社会福利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国民福利。

2. 如何理解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与分配中的作用?

【答案】(1)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中的作用

①在军人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军人不缴纳任何费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通常由国家财政预算列支。这种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资金来源单一,国家承担一切保障项目,负担过重,致使保障水平明显偏低。

②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迅速发展,军人的社会保障项目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军人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国家负担单一模式向政府、军队和个人筹集模式过渡提供了制度条件。尽管有些国家的军人保险基金筹集还是以政府负担为主,但也开始利用商业保险资源来分担军人社会保障风险。

③为扩大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使军人社会保障基金更具可靠性、稳定性,一些国家军人社会保障基金不再单纯依赖国家拨款,而是通过多渠道筹集基金。

总之,军人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军队调剂安排和个人缴纳,另外,还可以通过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收益和各方面的捐助取得。至于国家财政拨款、军队安排和个人缴纳的比例,根据保障项目、险种类别、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国家和个人的承受能力而定。

(2)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中的作用

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是指按照军人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条件、标准和方式,由军队后勤财务部门将基金支付给特定对象,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处理好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中的各种分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要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尽量避免军人社会保障基金分配使用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②公平原则

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公平原则是指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调节军人的收入分配,使之公正、合理,力求以最小的代价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③规范原则

规范原则是指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政策、给付依据、给付标准等都要做到法制化,并保持相对稳定。具体地说,规范原则包含以下两项基本内容:其一,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 其二,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的条件、标准、依据等要具体、规范、明确。

3. 失业社会保险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案】失业保险的功能主要有:

(1)保障基本生活功能

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一方面体现为生活保障功能,即失业保险机构通过向符合条件的失业者支付失业保险金,保障了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维持了劳动力的再生产; 另一方面其就业保障功能愈来愈突出,通过加大再就业培训支出的比重、建立就业导向的机制等来促进失业者再就

业,这一保障功能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2)合理配置劳动力功能

这体现在两力一面:一是由于失业保险的存在,失业者在寻找新的就业岗位时获得了经济保障,免除了后顾之忧,失业者也就有条件寻找尽可能与自己的兴趣、能力相符合的工作岗位,从而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二是由于失业保险的存在,用人单位减轻了向外排斥冗员的经济、社会两方面的压力,从而有利于单位制定理性的、合理的用人决策,从而也更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3)促进就业功能

促进就业功能是失业保险就业保障功能的必然效果,鉴于其重要性,再谈之也不显赘述。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上述两个功能中,如通过生活保障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间接促进了就业,而且体现在失业保险机构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重视及就业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对再就业的直接推动上面。

(4)稳定功能

稳定功能一是体现为社会稳定功能:二是体现为经济稳定功能。失业保险为失业者提供生活保障,不会使其因无法生存挺而走险或心理上严重失衡而危害社会,维持社会的稳定; 失业保险金的筹集及发放具有抑制经济循环的作用,是“减震器”,减轻了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

(5)调节功能

失业保险可以通过向失业者提供物资资助来调节社会上的贫富差距,通过劳动力更合理的配置、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来调节经济的运行。

4.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

【答案】社会保险型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现代社会保障模式,又被称为“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或者自保公助型模式。社会保险型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

(1)以劳动者为核心

社会保险制度面向劳动者,且主要是下薪劳动者,围绕着劳动者在年老、疾病、下伤、失业等风险设置保险项目,并用以保障劳动者在遭遇这些事件时的基本生活。在某些情形下,社会保险制度还通过劳动者惠及其家庭成员。

(2)责任分担

社会保险强调雇主与劳动者个人分担社会保险缴费责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从而是一种风险共担和责任分担的社会保障机制。

(3)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相联系,劳动者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常常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不参加社会保险或者未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4)互助共济

雇主与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形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遭遇保险事件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