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802经济学二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惠政策。

(4)棉花价格上升。

【答案】(1)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恶劣气候导致的棉花歉收会使棉花的供给数量减少,它与棉花价格无关。

(2)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化肥价格上升使得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缩小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下降。

(3)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因为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惠政策将激励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增加。

(4)棉花的供给曲线不变。棉花的价格一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给定的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它表示随着棉花价格的上升,农户对棉花的供给数量增加了。

2. 说明规模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异同。

【答案】(1)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在所有要素同时等量变动时,产量的变动幅度小于要素变动幅度。比如说劳动、资本等都同时增加1倍,总产量增加小于1倍。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在产量达到某点以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会引起该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2)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联系

规模报酬和边际收益均是考察厂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时产量变动的情况,厂商在短期内应该按照边际收益规律来安排生产要素投入及产出量,而在长期规划时需要参照规模报酬规律对生产规模进行规划。所以二者均是厂商生产决策时应遵循的规律。

(3)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区别

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可以看出,边际收益递减是一个短期的概念,而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即研究的是长期。

边际收益递减不是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规模收益递减却小是必然的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规模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3. 作图说明完全竟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可能盈亏状态,并据此解释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答案】(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生产中,市场的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给定的,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2)厂商的短期均衡盈亏状态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如图所示:

短期均衡的盈亏状态

①第一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即E ,点。

②第二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即E 2点。

③第三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 VC

④第四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 ,厂商亏损,且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即E 4点,此时企业可以进行生产,也可以不进行生产,因为此时,企业若进行生产,则全部收益都用来弥补可变成本,此点即为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⑤第五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

(3)综上分析可知,厂商只有在时才会进行生产,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 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 VC 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由图可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4. 试证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性,那么如果最大利润存在,它一定是零。

【答案】采用反证法。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假设一个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厂商可以获得正的最

**大利润π,则π可以表示为:

**其中p 是产品价格,w 1和w 2是生产要素的价格,x 1和x 2是最优要素投入。那么当厂商的生产规

模扩大为原来的t (t>1)倍时,厂商的利润为:

这就和π是最大利润相矛盾,所以厂商的最大利润只能是零。

5. 怎样理解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 *

【答案】经济学中的成本与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会计中的成本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通常是指显成本,而经济学中的成本除了显成本以外,还包括隐成本。此外,经济学还引进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1)显成本与隐成本

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比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隐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比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劳动,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成本包含在内。

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例如,自己投入的劳动、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用十经营的房屋等。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的劳动,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fo

对于许多大企业而言,最主要的隐成本是投入资金的利息。如果计算这部分隐成本,也就容易理解国企改革的迫切性了。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放弃的将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酉己置的最优。

6. 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

【答案】(1)要素的最佳组合是指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现实的生产经营决策中,要素的最优组合又具体表现为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二是在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但无论哪种情况,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都是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实现最大的利润,这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Q=f(L , X )。既定的商品价格为P ,既定的劳动价格和资本价格分别为w 和r ,π二表示利润。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即厂商的利润函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