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81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溴能从含碘离子的溶液中取代出碘, 碘又能从溴酸钾溶液中取代出溴, 这两者有无矛盾?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查阅电极电势表知:
,
所以知
能从
溶液中置换出
, 而
,
所以
能从
溶液中置换出Br 2。
和
分子的结构. 这两种方法有何区别?
2. 试用价键法和分子轨道法说明
【答案】价键理论认为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只局限于两个相邻原子间的小区域内运动, 缺反对分子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面考虑, 因此它对有些多原子分子, 特别是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不能说明, 同时它对氢分子离子中的单电子键、氧分子中的三电子键以及分子的磁性等也无法解释.
分子轨道理论, 着重于分子的整体性, 它把分子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分子内部电子的各种运动状态, 它不仅能解释分子中存在的电子对键、单电子键、三电子键的形成, 而且对多原子分子的结构也能给以比较好的说明. 3.
往和的水溶液中分别依次加入:(1)碳酸铵; (2)醋酸; (3)铬酸钾, 各有何现象发生? 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1)加碳酸铵后, 两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2)加醋酸后, 白色沉淀溶解, 若醋酸过量, 除沉淀溶解外, 还有气泡冒出
.
或
或
(3)将
而
第 2 页,共 53 页
加入到盛试管中无现象.
试管中, 出现黄色沉淀
.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如何除去
中少量
和
中的水气? 和
中少量的N0?
; 将气体通过碱石灰以除去水蒸气。
络合成
。
溶液中, 使N0
与
(2)如何除去N0
中微量的
(1)
先将气体通过稀盐酸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答案】
(2)通过NaOH 溶液或者先通入水中;
通入
5.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室配制及保存(2)
如何用实验方法证实【答案】
(1)因此在配制
溶液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写出有关的方程式. 中铅有不同价态?
和
溶液中?
中, 再加水稀释, 防止水解.
溶液中加入少量锡粒
.
可溶于
, 生成
(3)金属铝不溶于水,
为什么它能溶于
易水解, 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溶液时要先将
固体溶解在少量浓
在酸
性条件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为防止的氧化,
常在新配制的
(2)
无色的
可看作由组成,
其中有不溶于
为
两种氧化态.
低氧化态
.
溶液,
而高氧化态棕色的
进一步证实溶液中为黑色沉淀的生成,
或加入
(Ⅱ) ,
棕色沉淀中的
(Ⅳ) , 将沉淀过滤, 滤液用水稀释,
通入
(Ⅱ
).
有
将棕色沉淀与浓(3)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即可证明滤液中的铅是
溶液共热,
产生黄绿色气体即可证明(Ⅳ) 存在
.
产生的
、
.
使淀粉试纸变蓝.
发生水解效应,
分别生成
铝是两性金属,
可以和、反应
.
所以
能溶于和溶液中.
6. 解释s 区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递变规律.
【答案】
碱式电离
:
利用判别ROH 离解方式以及碱性强弱
,
第 3 页,共 53 页
, 值越小,
静电引力越弱, R 吸引氧原子的电子云能力越减弱, 以碱式解离为主, 即越小碱性越强.(以例) , R 的半径大、电荷少时, R 与0之间的静电作用弱, 有利于碱式电离, ROH 碱性增强, 同族(
) 电荷相同, R 的半径愈大, 碱性愈强.
7. 解释下列实验事实:
(1)硅不溶于硝酸而铅溶于硝酸. (2)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铊不溶.
(3)铬酸铅既溶于硝酸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1)
硅与硝酸反应的产物酸;
铅与硝酸的反应产物为
为或
不溶于酸, 使硅的溶解反应不能进行下去, 故硅不溶于硝
, 易溶于水, 故铅溶于硝酸.
不是很小,
氢氧化钠溶液中极低浓度的的溶解度大, 所以, 所以
溶于硝酸
.
(2)铝为两性金属, 能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 铊为碱性金属,
同时
(3)
与强酸作用,
由于
电对的电极电势
聚合的产物
不能将铊氧化, 所以铊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
既可做Lewis 酸又可做Lewis 碱?
中的硫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
可以给出电子对作为
碱。作为Lewis 酸, 发
具有两性,
在强碱中生成稳定的
8.
为什么
【答案】
生水解时, 由于S 原子外层有空轨道, 可接受电子, 从而表现出酸的性质。
二、计算题
9.
已知
【答案】
根据公式
, 及
10.在
和
, 将
干燥的CO 2缓慢通过
水后, 用含
的溶液吸
. 试计算. 可知:
.
收CO 2,
再将溶液蒸干后得固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假设CO 2从水中带走的水蒸气可以忽略不计, 求饱和CO 2
【答案】KOH 的溶液吸收CO 2后增加的溶质的质量为
反应为
第 4 页,共 53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