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662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同步生长。

【答案】同步生长是指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

2. 变异。

【答案】变异是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和内因的作用下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型的改变。

3. 高温灭菌。

【答案】高温灭菌是指在高压蒸汽的处理下(一般是于

内的所有微生物的灭菌方法。

4. 厌氧手套箱。

【答案】厌氧手套箱是指一种用于培养、研究严格厌氧菌用的箱形装置,其内充满氮气、二氧化碳和氢气气体,有两个塑料手套用于操作,箱内设有接种、除氧和培养等设备。

5. 花椰菜花叶病毒。

【答案】花椰菜花叶病毒是一种由昆虫传播的侵染十字花科植物的病毒,含8kb 的环形dsDNAA ,存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可以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6. 菌根。

【答案】菌根是指一些真菌和植物根以互惠关系建立起来的共生体。

7. 芽孢和孢囊。

【答案】芽孢是指在某些细菌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内所形成的一个具有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结构并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孢囊是指一些细菌由营养细胞缩短变成球形后表面所形成的一层厚的孢壁。

8. 繁殖。

【答案】繁殖是指生物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灭菌15min ),杀死包括芽孢在

9. 衣壳。

【答案】衣壳是指包围着病毒核酸的蛋白质外壳,由许多衣壳粒组成。

10.革兰氏阳性细菌。

【答案】革兰氏阳性细菌是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

二、简答题

11.试图示肽聚糖单体的模式构造,并指出

【答案】(1)在肽聚糖结构上的差别。 细菌肽聚糖单体模式构造如下:

(2)

②在肽聚糖结构上的差别:

四肽尾分子上的第3个氨基酸是L-Lys ,而则是m-DAP ;

则无。 四肽尾的第4氨基酸上有一肽桥(常为甘氨酸五肽),而

12.以IgG 为例,说明该免疫分子如何起源于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阐述IgG 免疫功能的特点。

【答案】IgG 主要由外周免疫器官脾、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以单体形式存在。由中枢器官产生的B 淋巴细胞至外周器官定居,在遇抗原刺激后,就开始增殖,并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再有浆细胞合成和分泌IgG 抗体。IgG 是再次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主要Ig ,在血清中含量最高。IgG 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较其它Ig 更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弥散到组织间隙中,发挥抗细菌和病毒感染、中和毒素及调理作用。IgG 的Fc 段可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K 细胞等表面的Fc 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其调理作用及激活K 细胞等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某些亚类IgG 的Fc 段可固定于皮肤,引起I 型超敏反应,还能与葡萄球菌胞壁上的A 蛋白(SPA )

结合。

13.什么是单细胞蛋白(SCP )? 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答案】(1)单细胞蛋白质(SCP )是从藻类、细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中所提取的蛋白质。

(2)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的原因是:

①它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作为菌种,如酵母或细菌于正烷烃类(n-alkane )中培养而成;

②酵母菌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氨基酸组分齐全;

③利用原料广,能利用各种糖类,可就地取材;

④对营养要求简单;

⑤可连续发酵;

⑥生产速率高,酵母菌的倍增时间较短,因此多用酵母生产单细胞蛋白(SCP )。

14.什么是人畜共患病?有何重要性?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1)人畜共患病的定义: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

(2)举例如下:

如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

15.利用完全混和曝气法和生物转盘法处理污水的主要原理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答案】完全混合曝气法即表面加速曝气法,它是将污水与一定量的回流污泥混合后流入曝气池,在通气翼轮的不断充气、搅拌下,与池内的已处理污水充分混合并得到较好的稀释,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毒物被污泥中的好氧性微生物区系所降解、氧化或吸附,而微生物群体则得到了充分的繁殖。经一定时间后,通过溢流而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由于没有通气和搅拌,故活性污泥重新沉入池底,除取出其中一部分作为新流入污水的“菌种”外,多余部分一般作厌氧消化处理,

以进一步降低其值。

整个过程及其装置的基本原理如下图:

生物转盘法是一种由许多质地轻、耐腐蚀的塑料等圆板作平行和等距离的紧密排列,其圆心由一根横轴相串联而成。每片圆盘的下半部都浸没在盛有污水的半圆柱形横槽中,而上半部则敞露在空气中,整串圆盘借电动机而缓缓转动。在生物转盘的开始阶段,需要让其表面着生一层生物膜,称为“挂膜”。待生物膜形成后,随盘片不停地旋转,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不断被生物膜吸附、充氧和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不断得到净化。盘片上过多生长且老化的生物膜,会随着圆盘的旋转而使污水对其产生剪切力,从而促使老膜剥落,随即又在盘上形成新的生物膜。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