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854食品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营养物。

【答案】营养物是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物学中,它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在内。

2. 球状体。

【答案】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是指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

3. L-型细菌。

L-型细菌是指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变形成的细胞壁缺陷菌株。【答案】许多

细菌都可形成。当诱发突变的因素去除后这些缺壁细菌又可回复到正常细胞状态。

4. 中枢免疫器官。

【答案】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5. 巴斯德效应。

【答案】巴斯德效应是指酵母菌的发酵从有氧条件下转到无氧条件下时发酵作用增加,反之,当从无氧条件下转到有氧条件下时,发酵作用受到抑制的现象。

6. 石炭酸系数。

【答案】石炭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化学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

同效的石炭酸(苯酚)的最高稀释度之比。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min ,供试菌为伤寒沙门氏菌。

7. 体液免疫。

【答案】体液免疫是指机体授抗原刺激后,来源于骨髓的一类B 细胞进行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由它合成抗体并释放到体液中以发挥其免疫作用的免疫机制。

8. 菌索。

【答案】菌索是指具有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等功能的白色根状菌丝组织。一般产自伞状真菌,常在腐朽树皮下或地下见到。

9. 原生质体。

【答案】原生质体是指用人工方法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完全缺壁的细胞。

10.基因突变。

【答案】基因突变,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类,是指细胞内(或病毒粒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

11.延胡索酸呼吸。

【答案】延胡索酸呼吸是无氧呼吸的一种,某些兼性厌氧菌呼吸的末端氢受体为延胡索酸,其还原产物为琥珀酸,这种生物氧化产能过程为延胡索酸呼吸。

12.子实体。

【答案】子实体是指由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组成的产生真菌孢子的组织体。

二、填空题

13.最先发现噬菌体的是_____,他在培养_____时在菌苔上发现了透明斑点。

【答案】陶尔特;金黄色葡萄球菌

14.检出营养缺陷型一般有四种方法:①_____,②_____,③_____和④_____。

【答案】夹层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逐个检出法;影印平板法

15.在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生长_____或生长在_____,可推测某细菌可能有鞭毛。

【答案】菌落形态;半固体直立柱穿刺线上群体扩散情况

16.遗传信息翻译成多肽链起始于mRNA 上的_____,它是指起始密码子AUG 上游

酸的一段非译区。

【答案】核糖体结合序列(RBS )

17.原有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三支斜面菌种因标签脱落而无法辨认,用_____鉴别性培养基可解决问题,因在反射光下该培养基平板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_的特征,产气肠杆菌呈现_____的特征,而痢疾志贺氏菌则呈现_____的特征。

【答案】EMB ; 绿色金属闪光;菌落为棕色,菌落无色透明

18.病毒的存在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_____。

【答案】宿主种类和组织细胞种类

19.巴氏消毒法的具体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即_____和_____。

【答案】低温维持法;高温瞬时法

核苷

20.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21.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病原体;宿主的免疫力;环境因素

22.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选择性吸收营养物;维持正常渗透压;合成细胞壁等成分;氧化磷酸化基地;鞭毛着生部位

三、简答题

23.比较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和支原体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细胞壁无或不完整,对青霉素不敏感。

(2)不同点:

①原生质体、L-型细菌和支原体无细胞壁,而球状体残留部分细胞壁。

②菌种形成方式不同,形成方式分别为:

a. 原生质体是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一般由

部分细胞壁的球形细胞,一般由菌所形成。 菌形成。 b. 球状体是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部分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而残留

c.L-型细菌是在某些环境条件下自发突变形成无细胞壁的细菌。

d. 支原体是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无细胞壁的细菌。

24.嗜酸性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答案】(1)定义:

嗜酸微生物,又称嗜酸菌,是指只能生活在低

菌和古生菌。

(2)嗜酸性微生物的嗜酸机制: 它的嗜酸机制可能是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排阻外来胞壁和细胞膜还需要高H+浓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结构。

25.以mRNA 为核心,将动物病毒分为哪几类?

【答案】以mRNA 为核心,可将动物病毒分为:

(1)单股DNA 病毒;

(2)双股DNA 病毒;

条件下,在中性pH 下即死亡的微生物;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 仍接近中性,各种酶的最适pH 也在中性附近。专性嗜酸微生物是一些真细和从细胞中排出的能力,且它们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