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安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

A. 《告台湾同胞书》中

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C. 《联合声明》中

D.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A

【解析】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2. 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规定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 )。

A. 人民公社

B. 管理区

C. 生产大队

D. 生产队

【答案】D

【解析】1962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决定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贯彻“八字方针”,到1962年下半年,国民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还没有根本好转。在农村,基本核算单位虽已下放到生产小队,但改善经营管理、落实农村各项政策,都有待于继续努力。

3. “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A. 国民党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C. 孙中山代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

D.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答案】D

【解析】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二十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又连续倡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维护中国的民主共和。尽管都没有成功,但对中国封建势力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

4. 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A. 综合发展

B. 平衡发展

C. 重点发展重工业

D.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5.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

①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孙中山晚年在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这就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6. 请阅读一首毛泽东诗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

头捉了张辉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首词是红军哪一次军事斗争的反映( )。

A. 第一次反“围剿”

B. 秋收起义

C. 第二次反“围剿”

D. 第三次反“围剿”

【答案】A

【解析】该诗作于1931年早春,其实正值冬春交替之节令。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派万千林木被霜染红、烂漫盛开之景,虽有寒意却处处给人以温暖如春之感。诗人笔下根据地冬天生机盎然,就在这勃勃向上的画面中,冬日正义的肃杀之气正严正以待。因为就在1930年的岁尾,蒋介石正集约! 一万大军以伪江西省主席、国民党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官,第18师师长张辉攒为前线总指挥向我们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围剿”

7.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来源有( )。

①国民政府财产②官僚资本③帝国主义在华企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建国以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资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把官僚资本企业比较完整地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而对于在华的外资企业,则没有采取没收的政策,只是通过法令手段对它们进行管理和监督。

8.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

A. 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后公开化

B. 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C. 参加一战以获日本的贷款

D. 段祺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答案】B

【解析】府院之争是指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的纷争,两者又分别依靠美、日的支持,实质是美、日两国对中国的争夺。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黎元洪同意与美国保持一致行动。而日本则支持段祺瑞参战,答应借巨款给段祺瑞,以扩充其势力。美国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段祺瑞则召集亲信召开督军会议,决定参战,并要挟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案,但未能得逞,于是要求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其后黎元洪罢兔段祺瑞职务,而段祺瑞则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