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中共二大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提出“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的革命纲领

B. 要求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 它实际上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理论

D. 它所说的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D

【解析】近代中国的“人民大众”不仅仅指的是农民阶级,而是指一切反帝反封建的力量。中共二大更明确地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2. 中国史学界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的学者是( )。

A. 王国维

B. 顾颉刚

C. 钱玄同

D. 胡适

【答案】B

【解析】1923年2月,顾颉刚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

3.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共中央在( )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

A. 两河口

B. 遵义

C. 沙窝

D. 甘肃迭部县俄界

【答案】A

【解析】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的指挥下,采取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1935年6月到达四川的愈功,和由川陕苏区退出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两大主力共军会师后,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6月28日,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的决定,决定北上创造川陕甘根据地。

4. 八届十中全会对邓子恢等人提倡建立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进行错误批判,并将其称之为( )。

A. 翻案风

B. 单干风

C. 黑暗风

D. 共产风

【答案】B

【解析】1962年9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会议根据毛泽东关于阶级、形势、矛盾的讲话,批判了所谓“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把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对1960年以来我国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形势所作出的实事求是的估计,说成是只讲“黑暗”、不讲“光明”的“黑暗风”,是右倾机会主义;把有些地区为了反对平均主义而采取的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和邓子恢等支持这种责任制的意见,视为刮“单干风”(中共中央已于1982年为邓子恢正式平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把彭德怀为了澄清1959年庐山会议上强加于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名,按照党的组织原则,给中共中央、毛泽东写信申诉和为受错误处分的干部平反,视为“翻案风”、“平反风”,是对1959年反右倾的“一风吹”。

5. 文革时期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工作是哪一年?( )

A.1971

B.1973

C.1975

D.1977

【答案】C

【解析】1972年后,在周恩来、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5年,邓小平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开始全面整顿。

6. 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首先实行的政策是( )。

A. 统一财政管理

B. 开展农业合作社

C. 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

D. 増强农业供应能力

【答案】C

【解析】1953年6月,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阐述。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首先实行的政策是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

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1992年退出历史舞台。

7. 促使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的因素有( )。

①蒋介石忙于围剿红军,无暇顾及东北

②欧美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顾及中国

③日本国内爆发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④德日结成同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九·一八”事变爆发于1931年,而德日结成同盟是在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之后。

8. 1966年提出《二月提纲》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组长是( )。

A. 江青

B. 彭真

C. 康生

D. 陆定一

【答案】B

【解析】1966年2月3日,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召集“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扩大会议(这个小组是1964年7月根据毛泽东指示成立的,组长彭真,副组长陆定一,组员康生、周扬、吴冷西)。经讨论,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

9. 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工商业合理调整,核心内容是调整( )。

A. 劳资关系

B. 供销关系

C. 产销关系

D. 公私关系

【答案】D

【解析】中共七届三中全会针对市场物价趋于稳定后私营工商业出现困难局面而确定的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在会后迅速展开,1950年9月底基本完成。调整的范围很广,主要是三个基本环节:(一)调整公私关系,即调整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二)调整劳资关系。

(三)调整产销关系,主要是克服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上述三个方面,核心是调整公私关系。这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