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是在第( )次反“围剿”之后形成的。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D
【解析】①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杂牌军8个师约10万人,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红军五天内打了连个胜战,共毙伤俘敌约1.5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2万余件,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②1931年2月,蒋介石令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组织南昌行营,准备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从5月16日到31日,红军横扫700里,打了5个胜战,共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③1931年7月,蒋介石又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两个半月内,红军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军3万余人,缴枪1.48万余支,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经过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央苏区已拥有人口300万。④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经过黄破、草台冈两战,共歼敌近3个师,俘敌1万余人,缴枪万余支,基本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第四次“围剿”胜利之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地方红军扩大到8万余人。⑤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战领导地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
D. 中共十四大
【答案】B
【解析】1982年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的历史任务是总结“文革”结束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经验,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
3. 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三湾改编
D. 广州起义
【答案】C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解析】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影响深远的“三
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4. “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小轻言牺牲。”“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是国民党哪次会议时蒋介石提出的? ( )
A. 国民党五大
B. 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
C. 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
D. 制宪国大
【答案】A
【解析】1935年“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达成了“何梅协定”,作了事变以来最大的退让。是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作了“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 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的著名讲话,第一次公开表露了作最后抵抗的打算。会后,蒋介石接替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清除了行政院内的亲日官僚,国人目其为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重大变动。
5.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主张对中国东北三省实行“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其实质是( )。
A. 承认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
B. 变东北三省为列强共同管辖的殖民地
C. 满足中国恢复东北三省原状的要求
D. 防止事态扩大,维护东亚和平
【答案】B
【解析】国联的主张实质是: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把中国东北三省变为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
6.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中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现象有所改观
B. 工业中心由东南沿海向北发展
C. 战后经济在外资打击下萎缩
D. 中国经济的明显半殖民地化
【答案】D
【解析】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半殖民地化。
7. 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始于( )。
A.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 扶植个体经济
C. 建设经济特区
D. 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
【答案】A
【解析】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1979年下半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下半年至1984年10月,主要围绕扩大企业自主权,进行城市体制改革的试点。
8.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
A. 《告台湾同胞书》中
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C. 《联合声明》中
D.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A
【解析】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9. 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发展经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则政、经济改革,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厘金制度,提高进口税率
B. 发起了关税自主运动
C. 实施“废两改元”,统一货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