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864影视艺术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张艺谋
【答案】张艺谋,中国著名导演、摄影师,“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1984年担任《黄土地》的摄影师,影片以独特的影像造型引起国内外瞩11987年主演影片《老井》,质朴精湛的表演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1987年从摄影师转型任导演,处女作《红高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其代表作《菊豆》(1990)、《秋菊打官司》(1991)、《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活着》(1994)、《我的父亲母亲》(1999)先后不断斩获国际大奖,张艺谋成为享誉世界的导演。
2. 《一个国家的诞生》
【答案】美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也最具争议性的电影之一,导演格里菲斯,首映于1915年。该片以南北战争时代为背景,根据汤玛士•狄克森歌颂三K 党的种族主义小说《同族人》改编而成,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影片以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场面宏大的史诗性题材引起人们的赞叹,另一方面又因露骨的种族偏见引起人们的抗议和抵制,甚至在一些城市引发社会骚乱。
3. 地下电影
【答案】在电影共同体之内,“地下”最初指的“独立”和“反好莱坞”。斯坦•范德比克在1961的一篇拼贴论文中使这一术语被广为接受。很快几乎所有实验电影都被称为地下电影。
4. 弁士
【答案】是在演出时站在台口用一种高亢、不动声色的语调向观众介绍、讲解剧情的人。
5. 五小
【答案】“五小”即紧随“三大”之后的重要影院:环球、福克斯、制片人发行公司、电影预售办公室、华纳兄弟。这些公司只拥有很少影院,或者根本没有影院。
6. 《塞巴斯蒂安》
【答案】《塞巴斯蒂安》是贾曼的第一部长片,故事设置在罗马帝国时代,电影的对话(配字幕)全都用拉丁语。其松散的情节讲述了一个天主教徒士兵的命运,作为和平主义者,他拒绝打仗,他最终因反抗一个长官的性要求而牺牲。
7. 《一对夫妻》
【答案】导演艾伦•金的《一对夫妻》,和摄制组人员与一个多伦多家庭同住,拍摄了超过七十小时的素材;他们目睹了一连串的争吵,这些电影制作者记录了这桩婚姻关系的破裂。
8. 《罗马十一时》
【答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1952年出品,导演朱塞佩•德•桑蒂斯,由柴伐梯尼等人根据发生在罗马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二战后的罗马,上百名女子应征一个打字员职位。在等待面谈时,她们蜂拥挤进一座老房子,在挤楼梯时造成楼梯倒塌,很多人被掩埋在砖头瓦砾中,她们的生活因此彻底改变。每个姑娘的故事都独立成篇,但又彼此交织。影片借一群落难的妇女,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时期的社会现状,掲露出当时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是具有社会批判力度的一部杰作。影片一开始,打字机发出的敲击声就给人一种紧张的心理撞击。因影片令人震撼的真实性,致使当时的意大利政府采取了全面封杀的态度。
9. 《雁南飞》
【答案】导演为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是苏联第一代著名电影艺术家,也是20世纪50年代“诗电影”的倡导者,讲究运用“情绪摄影”的理论,用强烈的情绪色彩感染观众,在影片总体风格上追求诗意的境界,以及“形散神不散”的散文式叙事结构。1958年摄制的《雁南飞》是其代表作,该片在拍摄中釆用大量升降镜头,其中男女主角在黎明前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的恋爱戏回肠荡气。影片拍摄于苏联文艺解冻时期,片中没有丝毫政治说教色彩。影片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也为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带来世界性声誉。
10.罗伯·格里耶
【答案】罗伯•格里耶(Robbe Grillet , 1922—2008), 法国“新小说”派最著名代表,同时从事写作及电影摄制。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同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其代表作还有《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等,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荣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二、简答题
11.简述让•鲁什的创作主张。
【答案】(1)鲁什不太以政治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作品,他努力赋予民族志电影一种人性的维度,不仅仅向西方人呈现另外的文化,而且运用电影制作行为,在研究者与拍摄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纽带。
(2)鲁什认为拍电影主要是为了他所拍摄的人和他自己,保存他在这个文化中的体验。他参与到自己的主题中,并且在技术规则干预到人们的实感时乐意将之打破,这导致他走向另一个纪录片潮流:直接电影。
12.为什么说新现实主义首先是在美国观众中得到回响?
【答案】新现实主义毫不留情、不加掩饰地向人民揭露了事实的真相,表明了严整的左派立场,许多影片直接与战争有关,表现了抵抗战士的英勇无畏。《游击队》记录了美军战士解放意大利的实况,他们的战斗、爱情,以及在战争中的内心感受,所有这些,同样为美国人所认可,因此,新现实主义首先是在美国观众中得到回响,
13.简述阿涅丝. 瓦尔达电影的主题取向与表现方法。
【答案】在主题取向上,阿涅丝. 瓦尔达的电影是怀旧的,她总是试着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寻找新的意义。在表现方法上,她又是感性的。她总是从具体的、质感的、细微的事物入手,从不同角度、全方位、不加评论地表达出来。
14.简述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创建过程。
【答案】(1)吸引力蒙太奇时期(1920-1923)以前也叫杂耍蒙太奇,爱森斯坦将杂耍蒙太奇历年引进电影中:电影是传播思想而不是故事的。最重要的不是显示各种事实,而是情绪上反应的组合。它不受电影剧本束缚,也不受逻辑拘束。他强调没有“煽动”就没有电影。
(2)探索理性电影时期(1924-1929)这是吸引力蒙太奇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代表《罢工》、《战舰波将金》等。他认为电影要从思想本质上认识它所记录的事物和属性,从情绪上升到思想。理性电影着眼于观众,将吸引力蒙太奇的对情感的冲击引导到激发观众对事物本质意义的理性认识上,其目的是想靠电影的各种手段创造出政治、哲学、科学的许多概念。
(3)建立总体的、完整的电影结构理论时期(1930-1948), 代表著作《蒙太奇1938》。提出冲突论的核心概念:“两个蒙太奇镜头的队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像是二数之积。”它有别于叙事蒙太奇,强调每一个镜头都具有内在的能量,即蕴涵着与对立面冲突的动力,当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生冲突、冲撞,从而超越原意产生的心灵效果。意义内涵不在于单个画面里,而是在画面背后,存在于这一联系、对立、冲撞的过程中,那么过程就是最主要的,而过程就是细节的组合过程。这一过程也包含“观众的情绪和理智”,即观众的参与。
15.简述影视作品的声画关系。
【答案】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认识
(1)形式层面
①声画同一
“声画同一”又称作“声画同步”,指镜头中声音来源位于画面中,观众听到声音信息的同时也看到声源的影像信息,两种信息的传播同步完成。最早的有声片采用的就是声画合一的方式,说话者、演唱者音容同在,非常便于观众的信息接受。
②声画分立
“声画分立”又称作“声画分离”,指声音来自镜头画面之外,即以“画外音”的方式出现,观众在这个镜头里听到声音信息并非来自看到的影像信息,这时,观众必须对两种信息进行“加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