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

  摘要


受现行应试教育的影响,子女的学习问题一直是现代中国绝大多数家庭中最重要的事务,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即为子女的学业成绩高低。而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前人对此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对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分析有涉及学生内部心理机制的,也有教师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等外部因素的,但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单个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将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业成绩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这一外部环境因素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这一内在心理因素如何联系起来,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途径。研究结果表明:
(1)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各个维度上存在有一定差异,但就整体而言,父母在教养子女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其次是过分干涉方式与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
(2)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受性别影响较小,而消极教养方式受其影响较大,男生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此外,父亲对非独生子女的惩罚、严厉高于独生子女。
(3)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还存在有一定的年级差异,父母对待初一年级学生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教养方式高于初二、三年级,对初二、三年级学生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也高于初一学生。
(4)目前,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较高,但个体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非独生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要低于独生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初一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初二、三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
(5)初中生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维度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母亲拒绝、否认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其次,母亲的惩罚严厉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
(6)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成绩也越好。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初中生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越高,子女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说明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虽不能直接预测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但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直接预测,进而间接预测学业成绩,即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改变子女学业自我效能感这一变量而间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