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早期国家是各地区最早自然发生的国家,中国最早发生的国家是虞夏早期国家。尧舜时代的大洪水,造成各个部族的迁徙,先民们来到了黄河中游的晋南、豫西地区,矛盾、冲突、融合带来管理公共事务的需要,虞代早期国家应运而生。虞代早期国家限于临汾盆地一隅,具有很大的原始性。夏族兴起于嵩山南部地区,禹通过治水树立了极高威信,赢得众多部族拥戴,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夏代早期国家。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虞代早期国家、夏代早期国家、虞夏早期国家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选取四个重要遗址:陶寺遗址、王城岗遗址、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址,探讨虞夏早期国家的起源。
第一部分,陶寺遗址为虞代遗存,通过对陶寺遗址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可看出虞代阶层阶级分化严重、王权雏形初现、礼制初步形成。陶寺遗址的种种迹象表明,虞代早期国家起源了。
第二部分,夏族兴起于嵩山南部地区,王城岗遗址即为禹居阳城,是禹居夏王位前的居址。新砦遗址为夏代中期遗存,经过新砦期100年左右的缓慢发展,二里头遗址崛起。通过对二里头遗址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可看出夏代阶级分化已很严重、王权更加彰显、礼制已经形成。二里头文化分布范围与夏王朝的疆域基本一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夏代早期国家起源了。
第三部分,虞舜夏代早期国家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存在程度十分严重的阶级分化,形成了礼乐制度,刑法制度出现并得以完善,有军队作为保卫力量,有一套职官系统,具有城郭沟池的城市作为都邑。其产生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为阶层阶级分化,外因则为洪水与战争。战争是治水的前提,同时促使“王”集战争指挥权、祭祀权和行政管理权于一身,王权得以巩固。
虞夏早期国家起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多元一体。一是由于尧舜时代大洪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满天星斗”向黄河中游为中心转变,产生了虞代早期国家;二是局限于临汾盆地的陶寺、豫中王城岗,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豫北安阳后岗、山东历城城子崖、邹平丁公村、寿光边线王和鄂北石家河等城址并行发展,表现为多元。经新砦期100年左右的积累后,从二里头遗址看,夏代早期国家起源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