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美术教育理论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视觉文化

【答案】视觉文化是指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变现形态的文化。因此,视觉文化不只是艺术,凡是个体可以通过视知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到视觉文化的范畴。视觉文化的内容超越了视觉艺术的内容,视觉文化的研究不限于视觉艺术的研究,也不等同于审美研究。

二、简答题

2. 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价值分别是什么?

【答案】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都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教学目标表述为以下三个维度:

①知识与技能: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②过程与方法: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当下实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也是从三个维度表述课程目标的,但在综合性地表述总目标之后,还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①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②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 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 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④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 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3)总的来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学习阶段和学习领域表述了课程目标,《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则以“成就标准”的形式对各个学习模块的学习目标进行了表述。

3. 近代美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融汇中西的外部条件:洋务运动后,中国科学与实业的发展,促使以图画教育为特征的美术教育出现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中。中国传统教育、以传授近代科学技术知识为特征的“新学”教育以及教会教育是近代我国美术教育诞生的土壤。

(2)良好的师资基础:为了培养人才必须发展教育,要发展教育必须培养师资,因此使得以培养师资为目的的师范教育得以发韧,并使得图画与手工进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其中以设于南京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初开先河,后来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广东优级师范学堂以及在两江师范旧址重建的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也开设了图画手工科。辛亥革命后,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成都高等师范,都相继开办了图画手工专修科。此外,设于江苏南通的我国最早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范学校也开设了图画、手工科。

4. 课外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案】课外美术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教师的自主性较强,自由度较大

课外美术教育不存在统一制订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和自己对美术以及美术教育的理解,自主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这样教师的自主性便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教学的自由度也更大。

(2)具有创新性和前卫性

正是由于教师的自主性较强,自由度较大,教师的创造能力也就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我们看到课外美术教育往往比较活跃,出现的美术形式和创作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比较前卫的艺术也成为学生美术学习的内容,创作方法也往往直接从前沿艺术家的创造中吸取,显得前卫、新颖。

(3)非强制性,适应学生的兴趣

课堂美术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而课外美术教育则是根据自愿的原则,动员学生接受美术教育,并努力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4)不必面面俱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课外美术教育往往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家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灵活地调节课程内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根据教师或组织者的美术兴趣和擅长来决定课程内容,从而使得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整个教学行为可以只针对一部分而不是全体学生展开。

(5)具有开放性,参与的人更多

课外美术教育则相对开放,参与教学和组织的人员涉及博物馆(美术馆)工作人员、社会上的外聘教师、社区相关人员,而少年宫和美术学校(班)则可能允许,甚至欢迎家长参与教学。许多课外教育机构和组织甚至推行“亲子美术教学计划”,鼓励父母亲与孩子一道参加美术学习。

5. 请谈谈不同美术教学方法的特点、适应性以及操作要点。

【答案】这里我们只列举两种方法:

(1)讲述法:

①特点是涉及面广、系统而深入、所需时间较长

②适应所有的学科的教学

③操作要点

A. 吸引学生的注意;

B. 告诉学生他们会学习什么,他们必须掌握什么;

C. 将新信息与学生长时间记忆中的内容联系起来;

D. 一步步地讲述信息;

E. 从一般到特殊:

F. 不要讲得太多,也不要讲得太少;

G. 强调重点;

H. 使用例子和图解使事物更清晰;

I. 使用多种方法如视觉辅助物来维持注意;

J. 通过提问、发表看法来调控理解;

k. 避免离题。

(2)讨论法

①讨论的方法适应性比较广,能够满足不同的教学目的,如“复述和复习信息; 反思和测查观点、看法、论点和事件; 解决问题; 提高口头交流技能”。

②特点是形式和主题自由

③操作要点:

吸引学生的注意;

确保参与者理解了目的或目标,并看到其价值所在;

将目标、任务与先前知识及将来工作联系起来;

列出将要讨论的特定问题或主题;

提醒参与者讨论中要遵守的规则; 对讨论进行调控,以确保任务行为及平衡的参与、理解; 9. 对参与者进行鼓励,评价讨沦的水平。

6.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示范法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1)示范法的定义

示范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技能或巩固知识技能的方法。不范的手段通常有三类:一是展不事物,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二是用连续的演示,让学生了解事物发生发展过程; 三是课堂示范性动作或操作。

(2)运用示范法的要点

①示范要具有启发性。示范必须是启发式的,不能完全模仿。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