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849学校体育学[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性原则

【答案】系统性原则是指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是连续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内容、指标和要求是层层衔接的,是在一个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

2. 问卷调查法

【答案】问卷调查法实质上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谈话调查,它是通过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形式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3. 实验法

【答案】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实验设计,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工创造的特殊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采集在这种人工创造的特殊条件下,研究对象所暴露出来的应答性资料的方法。

4. 体育与健康课程

【答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简答题

5. 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和提高的方式有几种?

【答案】(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主要是面向新教师进行的培训,一般由两个途径实现:

参加校外新教师脱产培训,通常由教师进修学校或师范院校来承担培训任务。

在校内由本校组织学习提高,如组织培训班或指定老教师传、帮、带等。

(2)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院校培训)

学位课程培训

学位课程培训是指通过参加学位课程学习进修,达到一定的学历或学位水准,获得相应证书。该模式主要是针对未达到国家规定学历或学位的在职教师开展。

短期进修培训

短期进修培训是根据中小学教育发展需要而开展的培训活动。可依据培训目标的不同将其进一步分为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计算机全员培训、专题研究培训等等。

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与校情和教师工作紧密相连,培训结果可直

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6.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答案】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

(1)心脏每搏输出量

搏出量増大时,心缩期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増加,动脉管壁所受压力增加,动脉血压的收缩压升高。在外周阻力和心率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缩压的升高必然导致血液流速加快,故心脏舒张期的舒张压增加不多,脉压増大。反之,当搏出量减小时,则主要是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2)心率

心率加快,由于心脏舒张期缩短,在心脏舒张期内流至外周的血流减少,舒张期血压升高,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故脉压减小。当心率减慢时,舒张压明显下降,脉压増大。

(3)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增加时,心脏舒张期血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心脏舒张末期存留在动脉内的血液増多,舒张压升高。收缩压的升高不明显,脉压増加。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作用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可以缓冲动脉血压的变化幅度,使脉压减小。

(5)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减少时,血管内的充盈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7. 什么是体育教学评价?

【答案】(1)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体育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2)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解

体育教学评价是判断体育教学活动价值及优缺点的过程。

判断的根据是体育教学目标及有关标准。

系统调查、评定及调整是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手段。

8. 运用队列、体操队形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1)影响队列队形运用的因素

包括体育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情况等等。

(2)基本要求

简捷高效

队列队形的运用要力求科学合理,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捷的队列队形变换,最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利于课堂教学

在队形的设计与安排时,要力求做到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的指导与监控。

合理利用口令

要求体育教师在课中运用队列队形的同时,注意提高指挥口令运用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9. 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如何贯彻?

【答案】(1)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在课余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身体条件、训练水平、不同专项、不同训练任务和不同训练条件等方面,有区别地确定训练任务,安排相应的训练内容、手段、方法和负荷。

(2)科学依据

运动员个人情况的差异。

运动训练外在条件的多变。

(3)贯彻要点

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

训练要反映全队和个人的特点。

区别对待训练的不同阶段。

10.简述中学跑、跳、投掷的分布与特点。

【答案】(1)跑、跳跃、投掷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也是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它们在教材授课时数中占首位。

(2)在跑的教材中,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练习,是进行快速跑和耐久跑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跳跃、投掷教材中发展弹跳力、力量、投掷和跳跃能力的练习,对发展下肢弹跳力,增强上肢和腿部力量都有实效。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材,既不与竞技运动,也不与人们的自然活动动作完全相同,主要是学习它们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不过分强调专项动作的,是将它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完成体育的综合教育目标,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11.学校体育中如何进行课余体育管理?

【答案】在管理方式上,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学生的年龄特征、课余时间的长短等特点有所不同。

(1)大学课余体育管理方式

大学的课余体育管理应以大学生的自觉性为中心,体育教师应通过协助制定课余体育活动计划,建议锻炼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导和场地器材,以及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等途径实施间接地管理。

(2)中学课余体育管理方式

中学的课余体育管理应采取半自主调控形式,既强调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又通过竞争性、娱乐性、集体性、时代感强的运动竞赛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