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现代化是我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本文论述了我党为在我国实现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而艰辛探索的历程。建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把传统农业合作经济当成是实现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唯一形式,以后又进行了传统农业合作化运动并把它推向极端,搞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种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延续了20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总结了建国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历程的经验教训,逐步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由此我国传统农业合作经济开始向着现代农业合作经济的方向发展。目前,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合作经济在我国农村大量涌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合作经济中的先进经验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农业法制建设。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传统农业合作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这部分由三个层次构成,首先简述了传统农业合作经济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出现;其次叙述了建国后,我党为了早日实现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而照搬苏联模式,依照马列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搞了传统农业合作化运动,这场运动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过短暂的作用,但由于它自身存在着单一性、封闭性、排斥商品经济的弊病,我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又把它发展到了极端--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使我国农业发展陷入了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该部分的第三层作出了解释,分析了传统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影响。 第二部分:现代农业合作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该部分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简述了现代农业合作经济理论;第二层则论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党把农业作为突破口,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把多种成分引入合作经济,形成了多种形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这些新型农业合作经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活力,是传统农业合作经济向现代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过渡形式,成为农村新的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第三层论述了现代农业合作经济已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主要是由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决定的:①中国要在小农户家庭经营(户均耕地不到半公顷)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通过发展各种类型的现代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才能有效地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把家庭经营的优势与现代合作经营的局限性有效地结合起来。②中国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实施农业现代化,为了培育健全的市场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克服各个领域的部门垄断 ,有必要建立现代农业合作社。③中国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现代合作经济为完成这场产业革命提供了条件。④中国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现代农业合作经济已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式。⑤中国农户积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农业合作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累能力。 第三部分:从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实现形式曲折发展中得到的启示是:首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农业现代化既要走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又要注意经营规模发展的适度性;其次,在发展现代农业合作经济中,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培养有文化、懂科学的新一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再次,为了使各种新型农业合作经济发展为现代农业合作经济,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