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86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银行业监管

【答案】银行业监管是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简称,是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经营及其他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管理。银行业监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银行业监管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督、管理和有关机关对其进行的外部监督、管理,而狭义的银行业监管仅指外部监管。外部监管主体可以包括银监会、审i}一机关、财政机关等。其中最为主要的监管机构是银监会。

2. 公平交易权

【答案】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的实现,必须依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对劣质销售、价格不公、计量失度等不公平交易行为加以禁止。

3. 审慎监管原则

【答案】审慎监管原则,是指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当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制定标准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审慎监管原则是各国银行业监管实践的通行原则,是巴塞尔委员会于1997年发布的《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的一项核心原则。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其他有关银行业监管法规借鉴国际银行业监管惯例和《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的基本精神,确立了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原则,以促使我国银行业监管实现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银行业的审慎监管通过两方面内容实现:①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执行监管当局制定的审慎经营规则,加强内部风险管理; ②通过监管当局检查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慎评估并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和控制。

4. 消费者权益

【答案】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的利益。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其有效实现是消费者权益从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前提和基础; 而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实现直接提供法律保障的,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 广告

【答案】广告,泛指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或公民为了特定的目的,自行承担费用并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商品、劳务、服务及其他信息的宣传方式。广告法所称的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6. 行政法与经济法

【答案】行政法是指调整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是指调整在国家协调的本

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与行政法有以下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

经济法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行政法以调整行政管理关系。

(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

经济法的主体中的协调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组织,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行政法主体中的行政主体除了国家授权的组织以外,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

(3)作用不同

经济法对于引导、推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行政法对于引导、推进和保障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调整方法不同

经济法对于违反经济法义务而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追究多种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的制裁形式。行政法对于违反行政法义务而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主要采取行政制裁的形式。

二、简答题

7.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应当遵循哪些规则?

【答案】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应当遵循如下规则:

(1)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人员,必须取得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并加入一家有从业资格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方可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2)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人员在报刊、电台、电视台或者其他传播媒体上发表投资咨询文章、报告或者意见时,必须注明所在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名称和个人真实姓名,并对投资风险作充分说明。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向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传真件必须注明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姓名。

(3)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就同一问题向小同客户提供的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应当一致。

(4)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与自身有利害冲突的情况下应当进行执业回避。

(5)具有自营业务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从事超出本机构范围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时,就同一问题向社会公众和其自营部门提供的咨询意见应当一致,不得为自营业务获利的需要误导社会公众。

(6)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代理投资人从事证券、期货买卖; 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期货投资收益; 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 为自己买卖股票及具有股票性质、功能的证券以及期货; 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 法律、法规、规章所禁止的其他证券、期货欺诈行为。

8. 简述房地产转让的概念及其转让必备的条件。

【答案】(1)房地产转让的概念

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

行为。

(2)房地产转让必备的条件

房地产转让必备的条件,是指法律规定的,在房地产转让中应当具备的条件。

①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转让

a. 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己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b. 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 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②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转让

按照国务院规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三、论述题

9. 论述《反垄断法》的政策功能。

【答案】(1)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佘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反垄断法》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市场竞争,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来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增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反垄断法》自然要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机制放在首位。

(2)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①维护消费者利益是《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和功能之一。垄断的目的和结果,都在于限制甚至消除竞争,垄断者实现了垄断利益,而广大消费者失去了消费选择。在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和作用的规定中,不像《反不正当竞争法})那样规定“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只规定了“维护消费者利益”。

②社会公共利益与宏观上的消费者利益有着相同的性质。作为个人或单位利益的对立面,社会公共利益自然具有其社会公共性,是为大多数公民的利益而存在并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的。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处理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对现代法治国家的法律的基本要求。

(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制定《反垄断法》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其实质或者说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反垄断法》的出台和实施,填补了我国已有的社会主义市场法律体系框架中的一个空白,对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

10.有学者称经济法为经济行政法,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答案】这种观点混淆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界限,经济法与行政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属于独立的法律部门,同属国内法体系,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交义关系。

(1)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