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浅析大徐注《说文解字》中的“某,今俗作某,非是”条例

关键词:大徐注《说文解字》,异体字,正体字,俗体字,语言文字观

  摘要


 徐铉作注《说文》,以许慎《说文》正篆为正字,注出俗体字的使用情况。这类注释共143条,详见附录。笔者通过穷尽式统计,大徐注中有关俗字的术语形式出现较多的有:“某,今俗作某,非是”、“某,今俗别作某”、“某,今俗书作某”,这些条例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内部一致性很强,所标示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基本相同。这些俗体字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从属于正体字,又要受到异体字的制约,同时还要遭受传统思想的排斥,研究它们不仅可以了解俗体字在当时社会的使用情况,还可以正确认识俗体字在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占有的影响力。
目前说文学关于俗体字方面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俗体字产生的渊源以及其特点,本文以大徐本注释中的术语“某,今俗作某,(非是)”条例作为切入点,对大徐注《说文》中所收录的俗体字进行分类,从共性中寻找个性,最后,从个性中回归共性,探讨由此反映出来的徐铉的语言文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