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暨南大学文学院807阅读与写作之外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战争描写有何时代意义?

【答案】《大胆妈妈》是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时代背景是德国三十年战争。剧中女主人公名叫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她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着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途径,发财的来源。这个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战争的女人,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这是一个在战争中为谋生不怕冒险、不计后果的女人的悲剧。

(1)大胆妈妈的孩子都有影射时代的意义,体现了作者构思的机智

大胆妈妈的孩子们是一群“杂种”,他们所认识的父亲,并非都是亲身父亲,在别人看来这是十分奇怪的,大胆妈妈却认为这很“自然”,因为决定这个家庭的,不是“种族”因素。这显然是作者针对希特勒的“种族政策”精心构思出来的。

(2)哀里夫被母亲称为“芬兰魔鬼”,说明他的父亲是芬兰人

施伐兹卡司(“瑞士奶酪”的谐音)这个名字表明,他的父亲是个瑞士人。卡特琳是“半个德国人”,由于遭受士兵暴行而失掉语言能力,可在残疾人身上人性犹存。

(3)卡特琳在布莱希特戏剧人物画廊里是一个独一无二、很有说服力的形象

因为哑,她只能用行动表达人生信念和对生活的认识,她用行动表明,她反对大胆妈妈那种小人物面对战争无能为力的信条。卡特琳这个形象体现了那些被法西斯驱逐出家园,遭到迫害的德国反法西斯战士,在无法用语言向德国人民说话的情况下,仍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从事反法西斯斗争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品质。

2. 《母亲》如何描写工人的成长和罢工斗争?

【答案】高尔基的《母亲》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罢工,农民和工人在斗争中结成同盟。小说第

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因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再现了上流社会的腐败,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作品真实地再现了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腐败、丑恶,塑造了投身革命的工人形象帕维尔与作为群众代表的母亲形象,展现了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全过程。小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与人民群众的觉醒,展示了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工农联盟的意义。

(2)帕维尔是由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俄国第一代革命家的典型形象他的成长经历和斗争历程,形象地概括了俄国工人的觉醒与成长过程,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揭示了工人阶级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重大意义。通过

帕维尔这一人物形象,小说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革命潜力,它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不可战胜的力量。

(3)母亲尼洛夫娜是一名成长的群众代表她由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上。她是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小说描写她出于对儿子的爱,而逐渐接近革命和革命者,思想得以提高,变成了一名自觉的革命战士。母亲尼洛夫娜精神成长的过程,高度概括了俄国劳动人民思想觉醒和反抗斗争的发展道路,深刻地反映了革命发展的历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改造人的巨大威力。

总之,通过描写工人阶级进行的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小说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预示了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3. 卢梭的创作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体现了启蒙运动激进民主派的倾向,其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卢梭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对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思想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产生了积极影响,其创作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具有示范意义。

(1)拓展了审美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表现范围

卢梭提出了回归大自然的号召,并将大自然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予以再现,描写并讴歌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拓展了审美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表现范围。对大自然的赞颂是《新爱洛伊丝》的一个重大特点,卢梭还写出了大自然对人们心灵产生的影响。对大自然的礼赞是对城市的烦嚣以及充满谎言和野心的现实生活的厌弃,主人公朱丽在瓦莱山区感到心境平静悠闲,摆脱了烦恼。

(2)注重对感情的表现,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

《新爱洛依丝》颂扬了人的自然真实感情,尤其是男女之间充满激情的爱情,描绘了日内瓦湖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忏悔录》剖白了作者自我的灵魂,开启了文学艺术坦诚描写自我的先河,主人公敏感的性格,对大自然的感情,甚至无名的忧郁,都成为后来浪漫主义文学中主人公的共同特征。

(3)作品充满激情

其作品被称为“抒情长诗”,以浓郁的感情色彩见长。文笔细腻准确,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感情的抒发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总之,卢梭对大自然的重新认识,对文学描写对象的拓展,以及对新的表现方法的创新性尝试,都对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创作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文学基础,可以说,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正是在卢梭开创的道路上前进。

4. 《神曲》的现实性与艺术特点。

【答案】《神曲》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叙事长诗,是但丁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1)《神曲》的现实性

《神曲》广泛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具有突出的现实性。

①但丁写作《神曲》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所以,作品虽然采用了

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但取材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城邦之争、党派之争、封建主与贪官污吏的压迫盘剥、教会与教士的罪恶,涉及到哲学、科学、神学和文艺等各领域,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认识价值。

②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但丁采用现实主义直接描写的笔法,真实细致地描写生活场景,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地狱》中描写的地狱酷刑,并非只是作者的设想,其中的各种刑罚,如火刑、斩头、斩手、倒栽等,都是当时宗教刑罚的真实写照。《地狱》第十九篇中对尼科那三世的揭露,以及诗篇对僧侣贵族阶级和佛罗伦萨城的描写,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

③在这些真实描写的基础上,《神曲》进一步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叛国者与暴君的罪恶,并且对贵族、僧侣和政府官员的自私、贪婪给予了猛烈的鞭挞,对佛罗伦萨党派斗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进行了严厉谴责,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④《神曲》的伟大历史价值在于,它以及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世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类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

(2)《神曲》的艺术特色

①梦幻的神秘色彩与现实的写实手法相结合

《神曲》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但丁的灵魂幻游三界的经历,大量运用象征和隐喻,带有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也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党派之争,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世俗社会的矛盾,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②构思宏伟,结构富有严密性、均衡性与完整性

《神曲》分为3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各部篇幅基本相等,采用连锁押韵方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在整体上工整而协调。

③大量运用象征、隐喻和梦幻

《神曲》从头至尾充满象征和隐喻。诗人迷途中出现的狮、豹、狼分别代表着强暴、淫欲和贪婪,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娅特丽丝是爱和信仰的化身,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作品的结构也具有象征性,“3”的含义就意味着宗教神学的“三位一体”,100歌中的“100" 是“10”的平方,象征完美中的完美。

④用意大利语写作,打破了用拉丁文写作的惯例

用意大利语写作,打破了用拉丁文写作的惯例,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采用俗语写作《神曲》,这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对丰富意大利文学语言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其语言丰富、生动,写情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人物性格鲜明。

总之,《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它不仅在思想上、艺术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