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

关键词:唐宋时期,唐长安,北宋东京,空间形态,演变

  摘要

  针对我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研究中存在的形态与形制概念混同、各专题要素在都 城地域空间整合性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本文选择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重要且具有代表性 的唐长安和北宋东京两座都城,以空间形态的“要素与关系"研究作为切入点,引入现代城 市地理学中关于形态分析理论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两个都城空间形态要素 的比较分析,揭示唐宋都城空间形态演化的特点、影响冈素和动力机制。唐宋之际,是我国 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时期,通过对唐宋都城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的考察,还可以明晰唐 宋之际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等诸多领域变革的轨迹。因此,本研究对架构历 史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框架及基础理论作了初步的探讨,并试图通过本研究为古都城市的规划 建设、文脉的保护和传承、古都城市的旅游开发等提供借鉴。   全文共十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章,首先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状分析,找准切入点,明 确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其次分析了我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的概念、内涵,建立了都 城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七、八章,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 础上,从空间形态要素的数量和地域分布入手,分别对唐宋都城由城垣、道路、河渠、中轴 线等组成的城郭空间形态、坊市制到街市制下的商业空间形态、面向全体市民的休闲娱乐空 间形态、由地形和建筑物要素结合形成的立体空间形态、由各类园林和河渠街道绿带组成的 园林绿地空间形态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三部分包括第九、十章,揭示唐宋都城空间形态 的结构特征、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分析了影响都城空间形态演变的因素,并提出 了都城功能体系和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古代都城空间形态是由形态要素的结构(形态要素的空间关系)、形状(城市内、外 部的空间轮廓)和相互关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组织)所组成的一个多维空间系统。 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研究应包括都城核心区形态、城垣外衍生区域形态和立体空间形态。   (2)由唐到宋都城的城郭空间形态由规矩方正向灵活自由演变,但都城政治核心区的形态 结构及价值理念未变,这是都城的政治功能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城商业经济的繁荣, 都城经济活动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巨火的变化。唐长安早期封闭的坊市制达到极致,到中后期 逐渐松动,商业空问形态由早期的“对称双核心”结构演变为中后期的“一核、一区”结构。 进入北宋,封闭的坊市制崩溃、诞生了新的街市制,与唐长安相比,宋东京商业空间形态结构 复杂,以都城中心区为核心,商业中心分布表现为不规则的向心环带状,并形成了商业空间等 级层次结构体系。唐长安公共休闲娱乐空间不发育,人多数娱乐空间都与其他功能空间相兼容, 表现出娱乐空间要素相对简单、地域分布向心集中、休闲娱乐空间复合功能薄弱等特点。与 唐长安相比,宋东京公共休闲娱乐空间不断扩展,出现了面向市民的专设娱乐空问——勾栏 瓦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性加强,娱乐空间向内容多样化、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唐 长安是建筑物与地形巧妙配置构筑城市立体空间形态的典范,唐长安的立体空问形态是都城政 治功能的表达;宋东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大豪华酒楼在城市立体空间形态要素构成中的突出 地位,东京的立体空问形态彰显了都城经济功能的扩张。唐宋都城都非常重视园林绿地建设, 在对都城城内和郊外园林绿地数量及分布考证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唐长安园林绿地“块带状” 结构、北宋东京“环带状"结构的结论,并指出北宋东京城关外的园林别墅区与都城存在着 密切的功能联系,是都城整体空间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3)通过对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特点及其演变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坊市制的约束下,都城空 间形态无不表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唐长安是政治性格的都城,其空间形态特征是政治功能主导 的结果;宋东京打破了坊市制,通过“内部结构重组”、“外围地域扩展”和“立体空间拓展”, 形成了开放式街市制的新形态,宋东京是市民性格的都城,其空间形态特征是经济功能主导的 结果。唐宋都城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核心特征是坊市制的崩溃和街市制的诞生,它引起了都城 物质与社会结构的整体嬗变,所有形态的变化无不在它的承托之下。因此,宋东京空问形态与 唐长安相比,表现出相对开放性。这种特征也开启了封建社会后期城市街市形态的序幕,并孕 育了某些近代化城市的萌芽。   (4)影响都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因素很多,但经常性的、决定性的核心因素是政治因素和 经济因素,都城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功能要素不断增加而导致形态适应性改变的过 程。根据我国古代都城功能体系的变化,认为都城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实质上是功能一形态从 适应一不适应一重新适应一再次不适应的曲折发展过程,其规律表现为时问上的螺旋式发展、 区域上的非均质性和方向上的多维度性,功能一形态相互适应是都城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