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对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满和对新思想、新思潮的渴望。而且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创造型人才,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创造信息和发挥信息效益等的成分。北师大的桑新民教授曾对名牌大学所录取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他说,名牌大学最希望录取有五方面特长的学生:一是自学能力强,特别是创造性学习能力强;二是知识面宽、兴趣广泛又能专注于某一领域;三是表达与交往能力强,包括语言文字、计算机、外语、艺术表现力等多方面能力;四是适应各种环境变化,能承受成就与挫折双重考验;五是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并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人。而这类学生往往具有优秀的信息素养。作为新世纪国家建设主要后备人才的青少年,肩负重任,信息素养的培养既是新世纪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适应信息化社会、参与国际市场上人才竞争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因此,面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式交互教育的发展,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所以,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中学阶段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多年来,由于高校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仍然是每个进入普通高中学生的唯一首选。在这个仍然以高考质量评价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时代,使得考生和学校不得不急功近利,忙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在中学信息素养的培养更大程度的依赖于信息技术教学,指出了选择信息技术教学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五大原因:由信息素养的本质决定的;由信息技术教师的特殊角色决定的;由信息技术本身的使命决定的;与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相一致;可以淡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的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研究中通过对学生特征的分析,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为了验证此途径和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做了大量的实验和问卷调查,并制作了相关网站,最后证明,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方法行之有效,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