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916学前教育学[专业学位]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广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是指( )。

A. 所有在校学生

B. 学龄儿童

C. 所有的学习者

D. 知识经验不足的人

【答案】C

【解析】在广义的教育中,受教育的对象非常广泛,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身份、不分职业背景,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都成为受教育者。

2.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焦点和重点是( )。

A. 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规章制度和课程

B. 多教幼儿读写算算,让幼儿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

C. 锻炼幼儿的体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D. 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力

【答案】D

【解析】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能力,是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焦点。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人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

3. 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 ( )

A. 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 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 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 旁观

【答案】B

【解析】当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挫折、压抑或是失败等心理能量时,应该帮助儿童派遣和发泄出来,否则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失常行为,哭泣可以将内心的恐惧或委屈发泄出来。

4. 幼儿体育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这是由( )决定的。

A. 体育的内容

B. 体育的方法

C.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D. 体育培养目标

【答案】C

【解析】幼儿体育之所以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是因为其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不同。在幼儿阶段,由于抵抗力差,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动作不协调等,需要设计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不宜进行爆发性肌肉活动; 需要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 需要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创设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等。因此,答案为C 。

5. 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

A. 中国

B. 英国

C. 丹麦

D. 美国

【答案】D

【解析】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建立了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19世纪末芝加哥设立社区学院,培养适应美国工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当时战后300万美国退役军人进入新建的社区学院学习,为战后的经济发展准各人才。

6. 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 )实现的。

A. 学校教育

B. 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 家长的教导

D. 社会的帮助

【答案】B

【解析】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这‘过程的实现需要幼几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因此,答案为Bo

7. 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中,教师主要是幼儿活动的( )。

A. 组织者

B. 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C. 控制者

D. 引导者

【答案】B

【解析】间接的“教”,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

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时,教师主要是幼儿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因此,答案为B 。

8. ( )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A. 独立自主性

B. 启蒙性

C. 综合性

D. 活动性

【答案】D

【解析】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活动主导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活动。因此,答案选D 。

9. 对儿童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 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 按老师规定的程序活动

C. 为了让儿童舒展筋骨

D. 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答案】D

【解析】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儿童活动即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0.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 )。

A. 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B. 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 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 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答案】C

【解析】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所以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

11.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

A.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B.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

C.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