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8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34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48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66

一、单项选择题

1. “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 )。

A. 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C. 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D. 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答案】B

【解析】或然性是指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的测定。或然率是所要测定的偶然事件的数目与全部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总数之间的比率。因此,或然率这一概念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2.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B. 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 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 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答案】C

【解析】社会意识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哲学、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经济等,它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具有阶级性; ②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包括自然科、思维科学以及一些社会科学,它不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它是以发现真理、创造知识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

3.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

志着人类改造自然地实际能力和水平。因此,生产力表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4.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自由是指( )。

A. 从自然力的奴役下,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 按照人的意志行事

C. 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

D. 我行我素独往独来

【答案】A

【解析】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相互对应的历史观范畴,必然王国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即客观规律的尚未认识和掌握,人的活动不得不受盲目力量支配和奴役。自由王国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规律成了历史的主人,从而能自觉的创造自己的历史形态。

5. 自然和社会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基础和纽带是( )。

A. 劳动

B. 自然

C. 人

D. 社会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社会依赖于自然又是对自然的超越。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劳动生产时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实际内容就是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把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又区别开来的中介和基础就是劳动。

6. 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

A. 真理的阶级性

B. 真理的客观性

C. 真理的可变性

D. 真理的具体性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因此,即使是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依然是客观性。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观精神的产物

B. 客观精神的显现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

A. 客观性

B. 矛盾性

C. 实践性

D. 社会性

【答案】C

【解析】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与旧哲学的唯心主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以及形而上学的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

9.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

A. 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B. 根据生产力要求调整生产关系,以免阻碍生产力发展

C. 运用生产关系改变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D.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应调整生产关系

【答案】B

【解析】无论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还是超越于生产力,都会对生产力破坏。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0.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 科学的世界观和力一法论

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答案】B

【解析】AC 两项,哲学是理论思维的产物,不是自发形成的; 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哲学史上有大量的不科学的世界观。D 项,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B 项,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