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7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34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49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66

一、单项选择题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其中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 )。

A. 本质

B. 基础

C. 动力

D. 升华

【答案】B

【解析】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c.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答案】B

【解析】“抽象”是指理性认识。“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句话实际上也就是说“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后形成的。AD 两项,没涉及到感性认识的问题。C 项,表述具有片面性,因为抽象的东西未必是正确的。

3.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阶级斗争规律

【答案】C

【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具有客观显示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B. 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 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 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答案】C

【解析】社会意识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哲学、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经济等,它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具有阶级性; ②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包括自然科、思维科学以及一些社会科学,它不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它是以发现真理、创造知识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 中世纪经院哲学

C.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17. 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 )。

A. 改革就是否定社会的一切

B. 改革就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C. 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改革的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力一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引起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 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B

【解析】“朱”和“墨”都是外部条件,“赤”和“黑”说明对事物产生影响的后果,说明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8.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并且与围湖造田使许多湖泊蓄水能力大大降低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

A. 一因多果

B. 一果多因

C. 同因异果

D. 同果异因

【答案】B

【解析】因果关系是复杂的。有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必然原因与偶然原因等。这多种原因的存在往往导致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情况。题干中的洪涝是结果,它是由降水量过大、植被破坏、河床淤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这正是一果多因的表现。

9.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答案】B

【解析】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0.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

A. 地理条件

B. 人口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