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单元行动
【答案】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一一目的”框架。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元行动”。
每一个单兀行动包括下列要素:①行动者:是指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②目的: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 ③情景: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它又分为两个方面,行动的条件和手段,其中前者是行动者不能控制、难以改变的,而后者是可控制的:④规范限定: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复杂方面,但对行动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这些都制约着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中手段的选择。
2. 派生物
【答案】派生物,是指意识形态、信仰和理论之类的东西,用来强调它们的“衍生性”、第二位性,来源于人类情绪的性质。派生物是相对易变的成分,是剩遗物的证明物,是辩护性理论,是一种信仰,是口头表示行为的可变因素。换言之,派生物是人们为了理性地说明其行为,为了求得大众情绪的支持而发表的意见、观点,或提出的思想、信念,信奉的哲学或杜撰的故事。
3. 小城镇研究
【答案】小城镇研究,是林德夫妇的主要成就之一,林德夫妇选择了一个普通的美国城镇用作实验基地,阐释其普遍意义。他们关于“中镇”的研究开创了“当代生活的社会人类学”。现在,林德的中小城镇的研究已普遍地被认为是美国社会学的经典作品,其中所使用的方法也在欧洲被多次仿效,它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还在继续。
4. 经济危机
【答案】正当19世纪2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开足马力前进时,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于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由于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这次危机不仅席卷了英国,使英国的大批工)一倒闭,银行破产,使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解雇,而且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其余地区,在荷兰、德国,乃至美国也都可以看到这场危机带来的影响:失业、饥饿和社会的动荡不安。随着1825年的危机,大工业脱离它的幼年时期,开始了它的“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各种矛盾的加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5. 公正性期待
【答案】公正性期待,指由个人在过去行动中所付费用和所得报酬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的主观期待。个人在当前或今后的行动中仍然期待着这一比例关系在同样情况下的再现。若他实际获得少于这一期待时,就会感到不公正,产生相对剥夺感。公正性期待普遍存在于社会交换过程中。
6. “三层次论”的理论体系
【答案】“三层次论”的理论体系,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包括这样三个组成部分:①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一般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第一个层次; ②作为与克思主义社会学专门理论或局部理论,这是中间层次; ③作为经验研究的具体社会学,这是第三层次。苏联《社会学手册》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具有复杂的结构,并把一般理论、局部理论和具体研究等各类社会学认识结合起来的一门科学。
7. 芝加哥学派
【答案】所谓“芝加哥学派”,是指聚集在著名社会学家帕克周围的研究群体。他们活跃于1915年,以帕克实用主义的论文《城市:都市环境中人的行为研究的建议》为标志,在美国社会学领域中几乎取得垄断地位。芝加哥学派的最突出特点是,把城市作为研究的主题。他们不仅对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城市社会学的那些问题感兴趣,也对职业社会学、社会分层、政治运动、压力、家庭、民族和种族关系、宗教、越轨行为以及社会心理和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问题感兴趣。
8. 资本主义精神
【答案】资本主义精神是指,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把赚钱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做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资本主义精神概念的核心思想是“职业责任”,即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新教伦理中路德的“天职”观念客观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9. 结构制约性
【答案】结构制约性是指,社会结构的既成状态,即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种结构制约力量,它规定着一个社会的结构变异度即功能替代的可能范围,同时决定着对各替代项目的选择。人们不能仅仅根据“结构制约性”进行先验的推导,这一概念只是提供了指导经验研究的总原则,对具体社会的功能选择现象的解释必须依赖于细致的经验研究。
10.权力
【答案】权力,在韦伯看来,意味着在某种社会关系中贯彻自己的意志并排除反抗的所有机会,不管它是基于什么原因; 突出的是互动关系中的单向性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
二、简答题
11.孔德晚年提倡人道教,同他坚持的实证原则发生矛盾,怎样理解和评价这个矛盾?
【答案】(1)孔德的前期学术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实证精神,就其主要倾向上看,是对理性哲学所推崇的价值观念的坚决否定,突出表现是要求社会研究从应然性玄思转变为实然性观察。然而,无论孔德怎样向人们称颂实证方法的科学性,他也回避不了这个事实:社会是由时刻都怀着一定的情感、意愿和理想来支配自己行为的人构成的。
(2)孔德建立人道教,既不应当看成是后期学术研究山爱情引发的一次突然性转变,也不应当仅仅强调是孔德前期对感情、爱和道德关注的延续,而是二者的统一。孔德从未摆脱感情和道德等主观因素的困扰,但是如果没有同克罗斯尔·德·沃之间深沉而热烈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没有这位有教养的中产阶级女性的蜜意柔情,孔德不会向世人疾呼要信奉以人间泛爱为核心的人道教,也不会把同相信自然规律区别对立的宗教信仰看成维系社会秩序的普遍纽带,更不会出现价值理想的追求跃居实证经验观察之上的结局。
12.简述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主要贡献。
【答案】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主要贡献:
(1)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不但是现代社会冲突论的先驱,也是最早对帕森斯功能主义进行批评的人。他的激进主义倾向,以及对功能主义进行的辛辣甚至嘲弄的批评,使他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有影响的批判家,他因此不被美国那些主流社会科学家所接纳。但是他播撒了现代社会冲突论的“催化剂”。他从现存社会结构对人的压抑和阻碍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了批判,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他提出和论述了自己的社会冲突理论。
(2)米尔斯的冲突论明显地受到犷韦伯和马克思的影响。他与韦伯、马克思一样,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情况。但是米尔斯在阶级的分层上没有采纳马克思的观点,而是借用了韦伯的经济、权力和声望三位一体的模式,但又与韦伯不尽相同。米尔斯重视的是权力结构,而不是经济和声望。他认为,进行政治统治的人和进行经济统治的人有着范围广泛的共同利益,所以,他们广泛合作,共同维护他们的统治。进而,这些政治和经济的精英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谋取高声望,在米尔斯看来,经济、权力和高声望三者是重合的,没有必要像韦伯那样对其进行原则的区分。
(3)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权力精英”理论。他指出,美国社会中那些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机构中占据高位的财阀、军阀和政客组成了或多或少结合在一起的或统一起来的权力精英,他们的重要决策决定了美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趋向,左右着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权力精英们的决策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统治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米尔斯看到,一方面精英巨头集权力、财富和声望于一身; 另一方面街头的普通大众被剥夺了对公共事务的一切影响力,被迫依附于他们所不能控制的各种力量。普通大众处在一个被各种大规模组织所控制下的异化了的世界中,他们却没有能力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真正位置。米尔斯就以这样的战斗精神和理论观点促进了其他社会冲突理论的诞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