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遇互动
【答案】社会机构外互动是没有明确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戈夫曼把这种互动称作“相遇”,认为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
2. 一般社会结构
【答案】在一个存在异质性或不平等性的社会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遇到其他社会集团或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而小是自己所属的社会集团或阶层的人。布劳由此导出了两条定理:
一个社会的异质性增加该社会各社会集团间的关系;
一个社会的不平等性越大,该社会中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等级上的人们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 剩遗物
【答案】剩遗物,是强调和表示情感中具有的稳定性和不易变化的部分。理解剩遗物要把握住两个要点:①剩遗物不是情绪或心智状态,而是我们没有能直接认识,或许也不能间接认识的情感及与其表现之间的中介; ②剩遗物与人的本能有关,但不包括所有的本能,主要是指能够导致推理的那些本能。
4. 入世禁欲主义
【答案】韦伯在具体分析历史上各大宗教思想之前,根据各大宗教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他首先按照宗教对待世界的方式,将宗教分为“入世的”与“出世的”两种形式; 又按照宗教行为的特点,将宗教分为“禁欲的”与“神秘的”两种形式。在此基础上,他对所有宗教的表现形式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入世禁欲主义、出世禁欲主义、入世神秘主义和出世神秘主义几种理想类型,入世禁欲主义,它把在尘世的劳动看做是人的天职,努力而勤勉的工作被视为赎罪和获救的手段,甚至被看做是荣耀上帝的行为。新教便是这类宗教的代表。
5. 社会冲突的功能
【答案】(1)科塞区分了冲突的正功能和反功能两种情况。
决定冲突的功能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重要的是看冲突的问题和社会结构。
①如果冲突问题的类型不涉及冲突双方关系的基础,冲突就具有积极的功能; 反之,如果冲突涉及核心价值,冲突就会具有消极的功能。当由于表面性的问题发生冲突时,这种冲突可以成为维护结构的工具; 当冲突是围绕核心价值而发生时,它就有可能威胁社会群体。
②发生冲突的社会结构,也可以作为区分冲突功能和反功能的尺度。那此结构松散的开放社会,发现这类社会允许非实质性冲突而防止了危害群体核心价值的破坏性冲突的发生,因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没有或只有不充分的对冲突的容忍和冲突的制度化,冲突将会具有反功能。那种造成分裂的威胁并冲击社会系统一致性基础的冲突强度,与结构的僵化有关。
(2)科塞在他的论述中具体地涉及了一些冲突功能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说,科塞论及的社会冲突功能的内容或方面主要有三项,即冲突的社会功能、冲突的社会心理功能和分裂性功能或反功能。如果把这些内容与他区别的正向功能、反向功能结合起来考察,应做这样的归类:冲突的正功能包括它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心理功能; 冲突的反功能就是指‘已的分裂性功能。
6. 城市化
【答案】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亦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推动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②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③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7. 社会唯名论
【答案】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 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8. 共同行动
【答案】“共同行动”是布鲁默提出的概念,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采取的行动。在共同行动中,处于不同地位上的人通过各自的解释、定义而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定义有共同认识时就会出现固定模式的行动。当然,所谓固定模式的行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9. 反常分工
【答案】反常分工,是指并非仟何形式的社会分工都具有加强或更新社会团结的功能。如果社会分工在破坏传统的机械团结的同时,没能创造出新的社会联结形式,就会引起社会动荡,那么,这种分工就是反常分工。
10.失范型自杀
【答案】失范型自杀,是由社会规范过于松弛所导致的。规范松弛就意味着削弱了对个人欲望的限制,就会导致欲望的膨胀,其结果是各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发展起来,致使人们处于一种永
不满足的基本状态,经常遭受失望和挫折的打击,生活也丧失了目的和意义。
二、简答题
1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答案】(1)社会分化的含义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2)社会分化的后果
①个人角色分化
个人角色分化,是指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个人角色的分化造成个人更有效地承担角色,按角色规范实现角色的社会功能,同时,造成个人之间的角色互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②社会组织的分化
社会组织的分化表现为,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组织功能从传统的功能多元化的组织中分离出来。而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单‘的社会组织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从而更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
③社会地位的分化
多兀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各种社会角色的发展,社会成员可通过各自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配途径和获得也日益多元化。这种社会地位的分化,有助于促进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和理性化,从而推动各种社会创新活动的成长,刺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调动与有效使用,同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12.简述林德夫妇的小城镇研究。
【答案】(1)对小城镇研究的原因
①由于林德本人的某些个人因素。他对社会学了解很少,更多地依据人类学的成果,这使得林德夫妇成为最早应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现代西方城市的学者。
②林德研究的出发点是很实际的。他是神学院的毕业生,因此他对一般美国城镇的宗教礼仪甚感兴趣。他曾任《出版周刊》主编,当过官员,在社会人类学的影响下,他决意分析北方社区的态度和风俗,从而产生了关于这类社区的最全面的专题论文。
③海伦本人在纽约的萨拉·劳伦斯学院教书(1929-1964),婚后,在丈夫的影响下对小城镇研究逐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根据实地调查,合写了《中镇一一现代美国文化研究》(1929), 《过渡中的中镇一一对文化冲突的研究》(1937)。他们关于“中镇”的研究开创了“当代生活的社会人类学”。
(2)过程
①林德采用了里弗斯在《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关于人类行为的六分法:挣钱,建立家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