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静力学
【答案】社会静力学是孔德提出来的,是指在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考察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各个不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构成社会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社会静力学核心的范畴是“秩序”,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2. 多层次的社会结构
【答案】如果我们考察的不是一个层次的子结构,而是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就可以得到三条新定理:
一个社会的异质性渗透到其内部子结构的层次越深,越促进社会集团间的关系;
一个社会的不平等性渗透到其内部子结构的层次越深,越促进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等级的人们间的关系;
一个社会的地位共变性渗透到其内部子结构的层次越深,越促进社会集团间的关系和小同社会地位等级间的关系。
3. 社会机构内互动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一书中,戈夫曼集中研究了在社会机构内发生的互动。他将社会机构比作一个舞台,认为人们都在这里登台表演。这种演出是由社会互动所有参加者的活动构成的,它既包括自我的表演、感情的表达、信息的发出,也包括周围人对这些动作、符号的理解。表演是按一定的常规程序进行的。在表演中,预先设计的模式逐渐展现出来,每个人都根据剧本扮演角色,当然,在剧本说得不清楚的地方人们可以自己设计动作或修改剧本。
4. 社会有机体
【答案】社会有机体是指,社会是一个有机实体,它是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社会整体。在斯宾塞看来,社会与有机体一样具有结构性、功能性和相互依赖性。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是: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
5. 异质性
【答案】异质性被定义为在一个社会地位轴线上,社会人口在各个不具有等级差别的社会集
团之间的分布。例如,人日的劳动分工和民族分布都是异质性参数。异质性的大小可以用随机抽选的两个人属于不同社会集团的预期机会来衡量。在一个社会中,根据某一社会标准所划分的各个社会集团的数目越多,并且各社会集团的人口数量分配越平均,这种预期机会就越大,或者说,社会在这一维上的异质性越大。
6. 社会机构外互动
【答案】社会机构外互动是没有明确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戈夫曼把这种互动称作“相遇”,认为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这种相遇互动与群体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遇可以是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人们之间的有些相遇与群体关系大不相同。虽然人们在这些公共场合的行为与人们在社会机构里的表演有所不同,但是印象管理的原则在这里也是适用的。
7. 被解释物
【答案】被解释物指的是一个理论所要解释的对象。
8. 理性命题
【答案】人类的社会行为不是单纯的刺激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后果的价值大小,而且考虑获得该后果的可能性,通过理性全面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
这一命题的中心内容是“价值选择”。但价值并不是行为的最佳解释,有时人们可能在没有确定价值的情况下冒险行动。因此,霍曼斯认为理性只是根据以往实现的或然率来决定潜在的期望价值。这样,理性原则就只是一种可能性的估计,只有在某种规律的情况下才适用。
9. 社会利益
【答案】社会利益,在斯莫尔看来,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归根结底是“发展、适应和满足利益的过程”。群体作为社会利益集聚的单位,应看做是有组织的利益的载体和社会进程的单位。
10.《自杀论》
【答案】《自杀论》是杜尔克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杜尔克姆运用他自己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所阐释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一个具有重要道德意涵的社会问题的典型范例,杜尔克姆对社会现实的道德关怀和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主张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在该书中他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杜尔克姆讨论了四种自杀类型:①利他型自杀,即牺牲个人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共同原则或共同利益。②利己型自杀,利己性自杀是对个体地位和价值过分强调、在社会现实中又难以兑现的条件下发生的。③失范型自杀。当人们在动荡不安中失去某些原有道德观念或价值原则支持,很多意想之外的事情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生,并且个人在原有观念系统中形成的选择受挫时,失范性自杀就会较多出现。
④宿命型自杀。宿命型自杀之所以会发生,是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
杜尔克姆在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在个人地位、利益同社会整合力度强弱的矛盾关系中,展开自杀问题的研究。研究自杀现象是研究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问题的一种具体层面,根本目的是要揭示怎样才能获得一种稳定而健康的社会团结。
二、简答题
11.为什么社会学中心由欧洲移向美国?
【答案】社会学中心由欧洲移向美国是有一个过程的:
(1)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问题增多,年轻的美国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力量去创造自己的学说,届时斯宾塞社会学说传人美国,开始了社会学由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对把社会学山欧洲介绍到美国并使之成为美国大学里广为传授的一门学科作出了贡献。他们是开创美国社会学的第一代社会学家。这些人是:萨姆纳、沃德、斯莫尔和吉丁斯。
(3)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行为的有效性,以成功的经验作为人们行动的榜样。相形之下,来自欧洲的社会学理论显得过于空泛,不符合当时美国人的胃口。于是,在实用主义哲学支配下开始了美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运动。
可以说,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至美国的转移,也是一个由宏观向微观的转换过程。
12.怎样理解福柯的知识考占学是一种历史社会学或知识社会学视野?
【答案】对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种历史社会学或知识社会学视野,可作如下理解:
(1)知识考古学的概念
知识考古学是用以探讨知识何以可能的主体和客体条件以及“真理体制”得以建立的实践过程的方法。福柯对历史的考古是在对古人知识的追忆中揭不现实世界存在、异变和扭曲的根源。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种追根溯源地研究现实生活的新社会学,亦可称为在时间过程中理解现实的“历史社会学”。
(2)福柯把现实放到历史过程中考查,这与他对现实的历史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福柯像狄尔泰和伽达默尔等解释学家一样,认为现实不过是历史的延续,现实中存在和变化着的事物在历史中能捕捉到它擅变的踪影。
(3)与解释学强调现实同历史不可分的一般论述不同,福柯认为无论现实还是历史,都是以扭曲的异化形式存在着和联系着。因此,对现实和历史都不能不加怀疑地理解和解释,而要在种种矛盾关系中开展批判性地阐释。福柯像马克思和法兰克福学派那样,在否定现实的前提下揭开遮盖于其上的种种假象,找出被人们忽视的真实规定性和网络联系。并且,个性、自由、解放等价值理想从未被隐没,对现实的激烈抨击都是以这些理想原则为根据而提出的。
(4)福柯不仅要求现实按照理想原则发生变革,而且认为现实在历史中也是通过种种断裂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