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北京市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贫困,农民,增收,共同富裕

  摘要



        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是北京市“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首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北京市低收入农户增收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行业部门相关监测数据及文献资料、调查数据、访谈资料等,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线性回归、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现状包括:(1)低收入农户现状:人群分布范围较广、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家庭人力资本相对不足;(2)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宏观环境:生境与景观资源丰富多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3)政府促进低收入农户所做的工作:工作体制机制较为健全、帮扶政策体系较为完善、帮扶成效明显。研究指出制约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主要有:(1)自身禀赋较弱:劳动能力较差、文化素质偏低、就业率不高且就业不稳定、家庭负担相对较重;(2)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二三产业发展受限、人均村集体资产及集体收入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较差;(3)区域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滞后:基本公共教育存在差距、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社会保障明显滞后、就业服务不完善;(4)帮扶机制和政策不完善:各级帮扶机构不健全、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政策针对性不强。结合这些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对北京市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1)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扶持特色农业、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建设、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加强电力通信建设、提高住房安居水平;(3)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服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水平;(4)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公共财政、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生态补偿等政策支持;(5)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机制、优化土地流转机制、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健全社会帮扶机制;(6)强化组织保障:加强领导、加强基础组织建设、加强监测考核及研究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