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成本管理会计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直接处理法
【答案】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利润表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这时,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只反映标准成本。随着产品的出售,应将本期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由“产成品”账户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而各个差异账户的余额,则应于期末直接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期末繁杂的成本差异分配工作,同时,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全部反映本期的利润,使利润指标能如实地反映本期生产经营工作和成本控制的全部成效,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但这种方法要求标准成本的制定要合理和切合实际,并且要不断进行修订,这样,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成本才能切合实际。
2. 资金占用比例法
【答案】资金占用比例法是指企业根据预测期确定的相关指标(如净产值、营业收入、营业
,按基期流动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额与相关指标的比例关系,来成本、营业费用、营业利润等指标)
预测流动资金需用总量的一种方法。
3. 经济订购批量
【答案】经济订购批量,是指使存货的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合计数达到最低时的订购批量。
4. 平衡计分卡
【答案】平衡计分卡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目标和各项指标,它并不是对传统战略和评价方法的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在保留财务层面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三个方面。平衡计分卡通过四大指标体系设计来阐明和沟通企业战略,促使个人、部门和组织的行为方案达到一致和协调,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长期发展的目标。
5. 复利现值
【答案】复利现值是指为取得将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即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
二、简答题
6. 决策有用性与作业成本计算法对成本信息的需求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答案】现代企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
(2)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已销商品成本,从而有助于核定企业的期间损益; (3)在企业按照不同需求层次组织多品种产品生产时,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确定某些特殊用户订货产品的价格;
(4)成本信息应有助于考核企业的业绩,衡量企业在各个制造环节的耗费并进一步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依据。
7. 请从产生的原因和各自的特点出发,阐述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内涵、适用范围和对企业的影响,并解释在当今会计制度框架下如何使用变动成本法。
【答案】(1)定义内涵
①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
②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费用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2)适用范围
①完全成本法适用于重视生产过程的企业,或对于固定性制造费用不需要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配可以划分清楚的生产企业。另外,由于完全成本法符合我国税法对于成本核算的要求,所以对于想要简化企业税后调整过程的企业,也可使用完全成本法核算成本。
②变动成本法适用于企业在短期决策中作出正确判断,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利润会受到企业存货的影响,所以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利于决策。如果一个企业希望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和费用预算来全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那么变动成本法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3)对企业的影响
①产品成本不同。完全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两大类,将制造成本完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非制造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全额计入当期损益。变动成本法则是先将制造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类,再将变动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与非制造成本一起列为期间费用。
②存货成本不同。采用变动成本法,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均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动部分,期末存货计价也只是这一部分。而采用完全成本法,成本中均包括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很显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
③各期损益不同。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的补偿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而完全成本法下对固定成本的补偿是由当期生产的产品承担,期末未销售的产品与当期已销售的产品承担相同的份额。这两种方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产量和销量的均衡程度,且表现为相关关系,即产销越均衡,两种成本计算法下所计算的损益相差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8. 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固定资金需要量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固定资金进行预计和测算。要预测固定资金需要量,首先要预测固定资产的需要量。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既要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又要尽可能地节约资金,减少占用;既要考虑企业现有的技术条件,充分利用、挖掘现有的生产经营能力,又要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生产经营活动对各类固定资产需要的具体情况非常复杂,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其差别也很大。预测时不可能逐一详细计算,而必须有重点地进行。例如,在工业企业全部固定资产中,生产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决定生产经营的基本因素。它品种繁多、构成复杂、数量很大、占用资金最多,因此,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应以生产设备为重点。在正确预测生产设备需要量的基础上,其他各类固定资产可以根据生产设备配套的需要量合理地进行测算。
在预测出固定资产需要量之后,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即可计算出固定资金需要量。
9. 你对业绩评价要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是怎样看的?
【答案】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体系是比较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只关注以收益为基础的财务数字,这仅能衡量过去决策的结果,无法评估未来的绩效表现,容易误导企业发展方向。同时,当财务指标为企业绩效评估的唯一指标时,容易使经营者过分注重短期财务结果。在相当程度上,也使经营者变得急功近利,有强烈动机操纵报表上的数字,而不愿就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进行资本投资。所以,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综合起来的业绩评价体系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之间、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之间、组织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之间寻求了平衡,更能全面有效地评价企业业绩。
10.什么是变动成本? 什么是固定成本?
【答案】(1)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属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有其相关范围。即,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这样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变动成本可以分为:①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其支出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②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对特定产品而言,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的单位量是确定的,其总量均随着产品产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2)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