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67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如何认识的? 跨国公司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请你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跨国公司的这种作用。

【答案】(1)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认识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活动的急剧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大大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大大加强,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整体。全球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问题,对各个主权国家和世界经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论是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也不论是发展水平如何不同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被包括在内。但是,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高度发展基础上出现的这种全球化现象,其主要推动力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因此,就其实质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

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经济关系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运动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客观上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强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把资本主义的一些固有矛盾也全球化了,进一步扩大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距。总之,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2)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微观主体;

③跨国公司集中反映了全球化经济中的新的矛盾。

跨国公司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已经渗入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北京的消费者徜徉于家乐福或沃尔玛超市,把雀巢咖啡、强生润肤露、飘柔洗发水放进购物车时,未必会意识到生活的多彩正是受惠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1994年世界跨国公司大约4万家,它们的国外分公司约有25万家。而到1999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己达6.3万家,共有国外分公司70万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全球企业兼并步伐的加快。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金额猛增至3.31万亿美元,超过了1990年至1995年并购总额之和。通过企业兼并,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去年总收入居世界前11位的跨国公司的年收入均

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跨国公司的产值己占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这又使它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能量增大。

2. 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同时也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性和党性,它公然申明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科学,它不仅不断经受着实践的检验,而且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指引的方向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夹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无产阶级在认识和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方面,既不同于以往的剥削阶级要受到狭隘的阶级私利的局限,又没有阶级的偏见妨碍他们如实地揭示客观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能够也应当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2)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主要内容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各种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具有两重性的。它既把私有制的市场经济永恒化,也揭示市场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种种市场失灵的现象。微观经济学就实质内容而言,它只不过用更为现代的数学工具表达了斯密早已用文字表达的思想:自由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自会使各产品实现供求平衡。与此相对比,宏观经济学领域则学派纷呈,争论不断,既涉及理论分析,也涉及政府的政策选择。正是在这些不同学派的争议中,宏观经济学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市场经济宏观运行规律的认识。

(3)应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①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必须把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②正确看待现代西方经济学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西方经济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全盘否定,一概排斥; 也不盲口崇拜,全盘照收; 而是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反映资产阶级偏见,掩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质及其深层次矛盾的基础理论,必须深刻批判,坚决摒弃。对于西方经济学中描述和分析私有制市场经济微观运行和宏观管理的具体理论观点,如关于价格、竞争、成本、利润和总需求管理、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理论,则应结合我国国情,有分析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即吸收这些理论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共性、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作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总之,对于西方经济学,适当借鉴是必要的,盲日照搬是要坏事的,以为可以用西方经济学取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独立研究更是万万不行的。

3. 为什么生产资料部门会优先增长,它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答案】(1)生产资料部门要优先增长

①技术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总是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伴随而进行的。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原有的预付资本和积累的资本中转变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大,不变资本的增加必然要快于可变资本,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要快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部类的增长速度就要快于第二部类的增长速度,也就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可见,在技术进步以及山此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普遍规律。

②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

为了保证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第一部类中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部门的生产增长速度,必然比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部门的生产增长速度要快。因而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就要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

③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消费资料生产可以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得快一些。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适应的。一般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便会提高,从而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形成为一种客观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消费资料生产可以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得快一些。如果资本有机构成并没有提高,或者当消费资料生产己落后于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而制造生产资料部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又可以满足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时,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就会减慢,甚至在个别期间,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还会快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保持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对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