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67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单纯的商品买卖不能创造价值,那为什么说商业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

【答案】(1)单纯的商品买卖不能创造价值

商业是流通部门,买卖活动并不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因为,如果商品的买和卖,是由产业资本家自己进行的、不创造价值或剩余价值的活动,那么,它们也不可能因为由别的人而不是由产业资本家来完成,就成为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活动。当流通过程专门由商业资本家去完成时,买卖过程的非生产性质,依然小会改变。

(2)商业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

从现象上看,商业利润似乎产生于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实际不然。流通领域发生的只是价值形式的变化,并不能产生价值的增殖。因此,商业利润仍然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由于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替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就不能像自己经营商品时那样独自占有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转让给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买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

2. 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根源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与控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被剥削被控制的命运,完全地走上独立、平等、自由发展经济的道路,必须打破这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②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带来许多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不是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本身,而在于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由发达国家主导和确定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要使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真正给人类带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必须彻底改变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等价交换,共同发展。公正合理

的国际经济秩序不仅是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持续繁荣发展。

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要途径是:

①在经济上要高度重视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和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加强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

②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

③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协商,不应将本国意志强加于人。 总之,要建立起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 你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如何认识的? 跨国公司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请你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跨国公司的这种作用。

【答案】(1)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认识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活动的急剧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大大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大大加强,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整体。全球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问题,对各个主权国家和世界经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论是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也不论是发展水平如何不同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被包括在内。但是,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高度发展基础上出现的这种全球化现象,其主要推动力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因此,就其实质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

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经济关系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运动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客观上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强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把资本主义的一些固有矛盾也全球化了,进一步扩大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距。总之,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2)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微观主体;

③跨国公司集中反映了全球化经济中的新的矛盾。

跨国公司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已经渗入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北京的消费者徜徉于家乐福或沃尔玛超市,把雀巢咖啡、强生润肤露、飘柔洗发水放进购物车时,未必会意识到生活的多彩正是受惠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1994年世界跨国公司大约4万家,它们的国外分公司约有25万家。而到1999年,全球跨国

公司的总数己达6.3万家,共有国外分公司70万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全球企业兼并步伐的加快。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金额猛增至3.31万亿美元,超过了1990年至1995年并购总额之和。通过企业兼并,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去年总收入居世界前11位的跨国公司的年收入均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跨国公司的产值己占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这又使它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能量增大。

4.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1)科技革命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科技革命使大量新兴产业部门产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投资场所。科技革命促成国际分工体系产生重大变化,由产业内的垂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部、公司内部产品分工,直到生产环节、生产工序的分工,大大促进了产业转移,而这一切又都是在跨国公司安排下进行的。科技革命还推动了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为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提供了技术手段。

(2)资本主义竞争激化,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由于战后垄断己经变成国际垄断,国际垄断是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垄断。世界范围的竞争比国内竞争又更加残酷,更加尖锐。垄断资本为了争夺世界市场份额、争夺技术垄断、争夺尖端人才,发展跨国公司成为战胜竞争对手的有效办法。或是通过并购,使竞争对手从属于自己; 或是组成战略联盟,形成巨大的跨国公司。

(3)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战前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主要靠自身资本积累,或靠银行间接融资进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空前迅速发展,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推广,使跨国公司得以通过直接融资而迅速扩大资本,加速对外扩张。

(4)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调整引进外资政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国有化政策,将外资没收变为国有企业,对外资采取排斥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由排斥外资变为引进外资,并制定了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本国投资。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由于工资成本上升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原因,需要把工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5. 谈谈你对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认识,并说明这些矛盾怎样才能顺利解决。

【答案】(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①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商品生产者独立地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归私人支配,这就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由于社会分工,各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

②商品生产者把产品当作商品来生产,因此他的私人劳动必须表现出它的社会性质,私人劳动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 但在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私人劳动,即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