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86经济学(宏、政治经济各占50%)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马克思是怎样来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的?

【答案】(1)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间题,也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之所以是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这是因为:

①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

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正常进行,最基本的条件是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销售出去,以便补偿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取得剩余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维持正常的再生产。

②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维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

社会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其基本条件是上一个生产过程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替换。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那么社会总产品也就顺利实现了。其中,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按价值形态分为c.v.m 三个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前提。只有弄清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的组成,才能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①价值补偿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来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不变资本(以c 表示)、可变资本〔以v 表示)和剩余价值(以m 表示)。价值补偿,是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而全部收回。

②实物补偿

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来看,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土地、森林、矿藏、机器、厂房、原材料等。消费资料是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包括人们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各种消费品。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把社会生产分成两个部类: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和第IT 部类即消费资料生产。实物补偿,是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人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因此,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研究的内容。

2. 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

【答案】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商品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其特殊性。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就需要一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①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维持他的劳动力的再生产; ②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 ③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对具各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要求。④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同其他商品价值的决定相比,其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消费中实现的。普通的商品被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了,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上去。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3.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类型、形成原因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各成员国根据平等互利和自主的原则,在共同战略的基础上,在各自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的领导下,通过共同协商使区域内各国经济生活由国家过程逐步转变为国际过程。

(1)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类型

①特惠关税区

特惠关税区的特点在于:成员国之间在进出口商品方面,相互给予关税减让优惠,这种优惠,任何非成员国都不能享受。由于成员国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税,所以特惠关税区是发展程度最低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

②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是:各成员国相互取消彼此之间的商品贸易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但各成员国仍然按照各自的标准,维持其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贸易政策。

③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的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削减或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 对非成员国采取共同的贸易壁垒,实行统一关税和统一贸易政策。其目的在于:使成员国商品在统一关税境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发展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贸易,而限制非成员国商品的进口。

④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是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包括关税同盟的内容,即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对外实行统一关税,而且还要取消成员国之间对于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共同市场内自由流动。共同市场是程度较高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

⑤经济货币同盟

经济货币同盟除了包括共同市场的内容之外,还要求成员国在社会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这是程度相当高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

⑥完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完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层次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形式。它不仅要求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取消国界,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而且还要求各成员国在政治上拥有共同的权力机构,即拥有各成员国政府授予全权的中央议会及其执行机构,军事上要求建立共同防务。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达到了完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也在不断地增强。究其原因,主要是:

①全球经济合作目前尚存在局限性和松散性,因而促使某些国家先寻求区域经济合作;

②世界各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互不均衡,决定了某些国家之间必然要首先实现合作;

③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参与世界竞争,需要通过区域合作增强实力。

除上述原因外,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为了扩大本国市场,达到主导地区经济、利用地区资源的目的,也会倾向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3)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作用。

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至今,对其成员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整体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①扩大了市场容量,推动了贸易发展;

②通过内部竞争与合作,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③使投资大量增加,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际经济地位提高。

但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一也存在某些消极影响:

①它对区域外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排他陛,不免有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和行为,这对世界贸易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和损害;

②区域经济集团化无法消除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在一体化进程中,有可能加剧内部矛盾;

③区域经济集团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更不可能完全消除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矛盾,甚至会加剧集团成员国与集团外国家之间的矛盾,使国际经济关系受到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