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语法之现代汉语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2.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3. 辅音

【答案】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也称子音。

4.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广西西北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

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5. 派生词

【答案】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语,即附加式合成词。词缀在词根前称为前缀,

,,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

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这些词都是由派生法构成的词,属于派生词。

6. 通用汉字

【答案】通用汉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则是指现代所需要使用的汉字,它不包括很生僻的、专门用于古汉语的用字,也不包括专业用字。

7. 调类

【答案】调类是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类别。也就是说,调类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根据能够区别意义的不同声调调值建立起来的声调类别。可见,调类是由调值决定的。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多少种声调调值,就有多少个调类。汉语方言的调类最少的是三个(河北滦县),最多的是十个(广西玉林); 一般的是四至六个。

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第一、二、三、四声只是个顺序,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些名称则是根据中古时期“平、上、去、人”四声的名称沿用下来的。我们现在仍然使用这些名称,目的就是便于了解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合情况。

8.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二、简答题

9. 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案】语言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1)语音与意义的对应关系

,①同样一个意义,如“书”在不同的语言或者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英语中是“book" ,

汉语中是"shu" ,所以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②在同一种语言中,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bi é这个音节在“别去、区别、别离、别针”等词语中所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如“头t óu ”和“脑袋n ǎodai ”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名称。如果有人不顾社会的约定俗成,擅自改动

,那么别人就听不懂他的话,也就词语的语音形式或任意赋予某一语音形式以不同的内容(意义)

无法达到同别人交际的目的。

(2)语音的系统性

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司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生理属性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音,在语言中可

能认为是相同的音,如汉语塞音中的不送气塞音(b )与送气塞音(p )分属两个不同的语音单位,"ba (爸)”中的“b ”与“pa (怕)”中的“p ”不同。英语塞音中的不送气音和送气音却算是同一语音单位。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不一样。

10.利用同音现象可以造成修辞格中的“双关”,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答案】①他真是“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子。 ..

②我失骄阳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九重霄九。 ..

③天晴是“洋灰路”,下雨是“水泥路”。 ....

例①中的“掸子”同“胆子”同音,意思是说他“胆子大”。例②中的“杨柳”,表面指杨花柳絮,实际上指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例③中的“洋灰路”(扬起灰尘的路),“水泥路”的意思是“又是水又是泥的路”。以上诸例都是通过同音关系把潜藏的真意透漏出去。

11.指出下面句子的定语、状语是用什么词语允当的(短语指出结构类)。

①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府绸衬衫。

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③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④这是一件刚买来的呢子大衣。

⑤他用胳膊轻轻地触着我,眼睛却仍然在兴奋地望着外面。

⑥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

【答案】①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府绸)衬衫。

(量词短语形容词名词名词)

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名词联合短语)

③(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代词形容词名词)

④这是(一件)(刚买来)的(呢子)大衣。

(量词短语偏正短语名词)

⑤他[用胳膊][轻轻]地触着我,眼睛[却][仍然][在][兴奋]地望着外面。

(介词短语 形容词 副词 副词 副词 形容词)

⑥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

(副词 副词 形容词 介词短语 副词)

12.怎样理解词义的概括性? 专有名词的词义也有概括性吗?

【答案】(1)词义为了准确地反映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须舍弃各种义项的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2)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如“鲁迅”概括了各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