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直接影响着课程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有学生积极的参与,然而在实际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处于中心的地位、教学过程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和参与度低等类问题不乏存在。
针对于这些在地理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和地理教学理论为指导,在铜川市教育部门做出了对各校要着力构建适应新教育形势和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的政策要求之下,并且借鉴由著名教育家钱梦龙所提出的“三为主”教学理念,笔者从理论和实践研究两大方面构建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为主要特征,包括有导学、自学、探讨和运用四个教学环节的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
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出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性;再通过对国内有关“三为主”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归纳出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本质、教学理念和理论基础。
实践研究部分,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和实践效用的两大方面进行了研究。实践策略的研究方面:主要对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和教学程序的建构,探讨此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基本环节,以及在不同地理课型中的运用。对其实践效用的研究方面:分析概括出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地理课堂教学特点,从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论证了施行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所在;此外,在对于该课堂教学模式在施行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增强的策略,以及对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而进行的积极的反思。
通过实践证明,高中地理“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在地理课堂中的主动参与性,使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乐学”、“会学”、“善学”,而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养成。而且是从实证手段并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特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地理教育理论和地理教学实践搭建了一条更为便捷的桥梁,对丰富地理教学理论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