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小学生的学习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答案】(1)小学生的学习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

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在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他们往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这一阶段,较迅速而直接地把从人类极为丰富的知识宝藏中提炼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

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教主要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根据社会的需要传授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到教师的教授活动的制约。

③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或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④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整个动机系统所引起的心理因素主要是需要及其表现形态,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其次是情感因素等。除此之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它们共同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

⑤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

(2)学习是小学儿童主导活动的原因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从小学时期开始,学习活动就逐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之所以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其主要原因如下:

①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相比,学生的学习不但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儿童必须明确认识学习的目的,使自己的活动服从这一目的,并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学习是社会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儿童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因此,儿童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兴趣行事。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在掌握这些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儿童不但心理活动的内容有了改变,而且各种心理过程也起了变化。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地发展起来,其思维活动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③学习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的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的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

步发展起来,儿童逐步形成了班集体和各种同伴团体,掌握了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并发展了各种良好的品德。

2. 下表是从某人格测验研究报告中摘录的一些数据,试结合表中提供的信息解释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

内部一致性信度

【答案】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其影响因素如下:

(1)被试方面,就单个被试而言,被试的身心健康状况、应试动机、注意力、耐心、求胜心、作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就被试团体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团体内水半彼此差异越大,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大。同样使用KR-20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信度系数要小于于综合大学学生样本的信度值。

(2)主试者方面,就施测者而言,若他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考生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就阅卷评分者而言,若评分标准掌握不

一,或前紧后松,甚至是随心所欲,则也会降低测量信度。

(3)施测情境方面,在实施测验时,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所需设备是否齐备,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间阔窄是否恰当等等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信度。

(4)测量工具方面,以测验为代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工具是否性能稳定是测量工作成败的关

键。一般地,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5)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在计算重测信度和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时,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其他因素带来影响的机会就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综合大学学生样本B 的重测信度因为测验时间间隔长,所以信度值要小于综合大学学生样本A 的信度值。

(6)测验的评分与计分。适用不同的信度计算方法得出来的信度系数会不一样。比如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用分半法计算的男女生各自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要大于使用KR-20计算出来的方法。

3. 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什么是问题解决,并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的因素。

【答案】(1)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受策略的影响,表现为:

①算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启发法,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常常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常用的启发法有:

③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

④问题解决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⑤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

4. 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编制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测量的用途。

(2)编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覆盖的内容范围,以及在每个内容点上的权重。

(3)编辑测量项目:收集测量资料,选择测量项目的形式,编写测量的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通过预测来估计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以进一步筛选项目。

(5)合成测验:选择合适的项目,编排项目并编制复本。

(6)测量的标准化:包括实测内容、实测过程、测量评分和解释测量分数的标准化。

(7)鉴定测量:确定测量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8)编写测量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测量目的,功能,理论依据,测量内容和方法,评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