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614公共管理学(一)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效益

【答案】效益,又称效能,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偏重活动的品质层面。在行政管理研究中,效益是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产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指政府部门产出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或影响的程度,其中包括公民或顾客的满意度。行政管理的绩效不仅体现在时效、速度、理想的产出投入比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社会效益上,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价值和功效的统一。

2. 不充分授权

【答案】不充分授权,又称为特定授权、刚性授权,是指上级领导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绩效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的授权方式。不充分授权事关重大,涉及一些重要的事务和问题。下级行政主体被授予的权力是有限的,上级行政领导不能不负起主要责任。在不充分授权过程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指定。

3. 科学决策

【答案】科学决策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决策分析、制定决策方案的活动与过程。科学手段的运用使现代决策呈现出决策分析方法数学化、模型化和分析手段计算机化的发展趋势。所谓决策的数学化,就是应用现代数学方法来解决决策问题。所谓模型化,是指建立决策模型,即把变量之间以及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关系式把两者表达出来,然后通过求模型的数学解来选择合理方案。所谓决策分析手段的电子计算机化是指在决策时应用电子计算机作为逻辑计算工具进行解题和作为信息处理工具进行信息处理。通过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科学决策方法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决策方法。

4. 政府能力

【答案】政府能力是指现代国家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发掘、培植资源,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理性地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则并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制,进而在比较的意义上促进国家快速、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政府能力是国家能力的基本

组成部分,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5. 行政奖励

【答案】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行政奖励分为不同的种类,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类:

①物质方面的奖励。即给予受奖者一定数量的奖品、奖金或者晋升工资档次等。

②精神方面的奖励。即给予受奖者通令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③职务级别晋升方面的奖励。即对于受奖者,给予晋升工资级别的奖励,或者放宽晋升职务的资格条件。这种奖励较好地体现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二、简述题

6.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答案】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各个方面: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授权)、行政组织、人事行政(公务员制度)、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有效性)、机关管理、公共则政(则务行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治)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等范畴。

7. 简述行政权力的内涵。

【答案】行政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一种,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行政权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

(1)主体,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根本目标,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国家意志是国家利益的体现。

(3)作用方式,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4)客体,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5)性质,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8. 简述混合扫描决策模型的内容。

【答案】混合扫描决策模型又称综视决策模型,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阿米泰·埃特奥尼首先提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无论是理性决策模型,还是渐进模型都不尽完善,有些决策可能同时兼用以上两种模型,这就是所谓的混合扫描。

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论认为,渐进主义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短期目标上,只考虑改变现行政策的某些方面,因而往往忽视了基本的社会变革。例如,像宣战这类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决策,

渐进主义者就无能为力了。其实,在现实的决策过程中,带根本性的决策是决策者所必须考虑的,虽然这类决策在数量上有限,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类带根本性的决策往往为无数的渐进决策提供了背景。

混合扫描决策模型力图克服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两者的缺点,并吸收两者的优点,既要考虑带根本性的决策,又要考虑渐进决策。作为一种决策方法,它要求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一开始就系统地、及时地考虑自己的决策范围,将决策区分为基本的决策和非基本的决策。对于基本的决策,必须加以系统的分析,通过研究选择合理方案进行决策; 对于非基本的决策,则可考虑采用渐进方型进行决策。

混合扫描决策模型既考虑犷决策中的理性因素,主张在决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又看到了决策分析的局限性,考虑到了可用于决策分析的时间及其他资源的有限性,因而吸收了渐进决策模型中的合理内容,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决策模型,对于现实的行政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这种决策模型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还有待于通过对决策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使之在理论上进一步得以完善。

9.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行政责任的发展阶段

【答案】从大的发展阶段看,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责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基本形成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趋于完备时期。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这时期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政府的行政责任还是官员个人的行政责任都是有限的。国家至上论、主权无责论、国家无责论、国家正确论等理论任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在稍后一些时期,当国家责任无可逃避,终于得以区里的时候,西方国家又出现了以“国家豁免说”为中心的国家免责论,即国家完全豁免说,实际上仍然强调国家无责。根据这一理论,“代表国王或以国王名义行事的机关或官吏,即使产生侵权的后果,也不可能在法院里被起诉。只有在某种行政行为触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超出法律许可的范围时,受害人才可以通过请愿,取得国王的许可命令,向行政机关提出赔偿损失的额要求。但受害人仍不能控告国家或要求国家负责赔偿”。尽管如此,“国家有责”的原则毕竟已经确立,这就为全面确立和确保行政责任提供了充足的先决条件。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垄断阶段。在这个时期里,西方国家普遍强化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国家机器,政府开始全面介入和干预广泛的社会生活。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并加剧两类社会矛盾:一类好似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另一类是统治阶级之间在既得利益方面的矛盾,进而难以避免地引起社会各个阶层对政府及其官员行政行为的关注。至此,建立较为完备的行政责任体系的历史条件趋于成熟。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西方国家的行政责任制度得到最终确立:其根本原则从法理上得到确认,从法律上得到确立、从制度上得到确保。具体表现在:

①行政责任在西方各国普遍得到宪法和法律的完全肯定;

②国家过错责任广泛适用于政府及其官员的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