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幼儿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这说明幼儿是( )。
A. 自然成熟的个体
B. 自主建构的个体
C. 依赖环境的个体
D. 人为塑造的个体
【答案】B
【解析】幼儿虽年龄小,但仍有一定的自主性,是自主建构的个体。他们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通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促进自身的发展。
2. 儿童到( )岁左右时己基本会说本民族语言。
A.1.5
B.2
C.2.5
D.3
【答案】D
【解析】随着大脑的成熟及与他人交往的不断扩展,儿童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到3岁左右时就己经基本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了。
3. 在(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A. 工业社会
B. 工业社会初期
C. 现代社会
D. 现代社会初期
【答案】D
【解析】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如下变化:①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②工业社会,不限十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③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④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4. 对儿童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 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 按老师规定的程序活动
C. 为了让儿童舒展筋骨
D. 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答案】D
【解析】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儿童活动即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5. ( )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生活方面的基本内容。
A. 学习“安静”
B. 学习开门
C. 学习浇花
D. 学习穿衣服
【答案】C
【解析】独立自主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方面、动作方面、关注环境、待人接物、学习的自主性等方面。四个选项中属于生活方面的基本教育内容的是D 项,学会穿衣服。
6. ( )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
A. 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B. 良好的生活习惯
C.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D.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答案】D
【解析】幼儿身体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各机体的正常发育,这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正常发育的机体,就谈不上身体的健康发展。因此,答案为D 。
7. 幼儿体育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这是由( )决定的。
A. 体育的内容
B. 体育的方法
C.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D. 体育培养目标
【答案】C
【解析】幼儿体育之所以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是因为其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不同。在幼儿阶段,由于抵抗力差,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动作不协调等,需要设计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不宜进行爆发性肌肉活动; 需要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 需要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创设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等。因此,答案为C 。
8. 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中,教师主要是幼儿活动的( )。
A. 组织者
B. 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C. 控制者
D. 引导者
【答案】B
【解析】间接的“教”,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时,教师主要是幼儿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因此,答案为B 。
9. 正确地理解儿童的发展应该是( )。
A. 儿童的生长变化过程
B. 儿童生理成熟度变化
C. 儿童在身心两方面的量变和质变
D. 儿童心理成熟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儿童的发展指的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密不可分并且相互作用。
10.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 ( )
A. 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 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 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 旁观
【答案】B
【解析】当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挫折、压抑或是失败等心理能量时,应该帮助儿童派遣和发泄出来,否则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失常行为,哭泣可以将内心的恐惧或委屈发泄出来。
11.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 )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 街道
B. 区
C. 市
D. 县
【答案】A
【解析】我国主要以街道为社区教育基地。因此,答案为A 。
12.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
A.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 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