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社会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社会心理学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社会心理学考研题库(二)13 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社会心理学考研题库(三)25 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社会心理学考研题库(四)37 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社会心理学考研题库(五)49
一、名词解释
1. 角色冲突
【答案】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前者为角色内冲突,指一个人担任某一角色,但无法同时满足多方面要求时引起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表现为不同群体对某一角色有不同的角色要求而产生的心理困境;或者角色主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但必须履行时,其角色行为上的冲突。后者为角色间冲突,指一人身兼数个角色时产生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产生角色间冲突的原因包括:①个人因素。个人不具备扮演该角色的能力和条件;对来自他人的角色期待,自己有着矛盾的理解;持有妨碍特定角色扮演的态度和要求。②情境因素。角色期待不明确,成员之间不一致;角色范围缺乏明确性;共有同一角色的伙伴之间,对角色的期待、角色允许范围和禁止范围的认知不一致;角色缺乏连续性;同时占有两个以上的位置而发生矛盾;缺乏能激励角色扮演的报酬等。③社会文化因素。角色关系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规范是否一致。
2. 去个性化
【答案】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中因丧失个性特征、自我理性和责任意识而表现出来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无理智状态。此概念由费斯廷杰于1952年提出。它可使人处于个性化状态的原因有:①匿名性。在临时聚成的群体中,个人的身份特征不为他人所知,行为上的约束力减少。②责任感丧失。在集群情境下,个人往往把行为后果推卸到群体身上,不像平日单独行动时那样考虑自己的责任。③情绪感染。由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表现出与其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④极端自我卷入后暂时的心理活动高度集中于外界事物。⑤药物、酒精或催眠等。
3. 性别认同
【答案】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性别同一性是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即个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性别恒常性又包括性别的时间恒常性、性别的情境恒常性、性别的非动机性。
4. 应激
【答案】应激也被译为“压力”,是指有机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一种非特异性
的身心紧张状态,可见于人类及其他高等脊椎动物。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应激存在不同的解释。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认为,生物的应激是身体对加于它的任何要求的非特异反应,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台征)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地被引起的所有变化。心理学家认为,生理学的应激观不够全面和完整,它还包括心理方面,是个体的整体反应,可指:①造成紧张的刺激物,即塞里称的应激源;②紧张状态本身,即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③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适度的紧张对人有益,过强过久的紧张不仅会损害人的学习与工作,而且会威胁人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疾病。因此,应激这一涉及健康和生命的重要课题,要求人们采用多学科结合的途径加以探讨与解决。
二、简答题
5. 试述合作与竞争的心理趋势。
【答案】(1)合作与竞争的策略取向
①不同问题情景的策略取向
a. 纯冲突。如一方赢另一方必定输。
b. 纯合作。即双方一起赢或一起输,双方利益一致。这时的问题在于自己推测对方的行为需与对方推测自己的行为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突出性事件成为一个重要线索。
c. 既有合作又有冲突。这种情况下,对策论的数学理论提供了理想的策略,可以使人们获得最大的利益。但在实际中,人们并不总是按照理想的策略办事。
(2)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①理论要点
当目标和手段是积极地相互依赖时,最可能产生合作关系;当目标和手段消极相互依赖时则更多表现为竞争行为。
6. 简谈教师期待效应的实现过程。
【答案】(1)教师期待效应的理论模型
最早的也是人们引用最多的教师期待效应的理论模型由布罗菲和古
德
提出。该模型共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①教师预期某一学生特有的行为和学习成绩;
②由于有不同的期待,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③这种区别对待,使学生了解到教师期待自己的是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学习成绩,并改变了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
④如果这种区别对待一直持续下去,就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行为。
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成绩和行为会越来越符合教师对他们的最初期待。
(2)形成教师期待的信息来源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中,教师的期待来自心理学家提供的虚假信息,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期待是自然形成的,来自实践中所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分为两类:直接信
息和间接信息。
(3)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期待和社会性期待
社会性期待是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的期待,而学业期待则是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期待。从理论上说,这两种期待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方向不同地存在着。而得到更多研究支持的却是社会性期待和学业期待的一致性,尤其在学业期待高的学生身上,社会性期待往往也高。
(4)教师期待的传达
教师传达期待的行为分为两类:行政管理行为(包括各种行政管理的决策、手段)和相互作用行为(包括教师通过不同的态度、言语和相互作用的频率等传达不同的期待的行为)。
教师向学生传达期待的方式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①座位安排上的区别对待
教师往往把低期待的学生的座位安排在远离教师的角落或把他们集中在一起。
②课堂上教师给予的关注的区别对待
教师较多地注意高期待的学生,对他们微笑,关怀和信任,而较少注意低期待的学生,或较少对他们微笑和与他们有目光接触。
③课堂提问上的区别对待
教师更多地让高期待的学生来回答问题或公开演示,而较少让低期待的学生参与。
④回答问题等待时间的区别对待
当高期待学生不能立即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较长的等待时间,回答不正确时给他们留有思考或纠正错误的时间。而同样情况下给低期待的学生时间较少。
⑤批评和表扬的区别对待
当高期待学生正确地回答了问题时,教师给予表扬,而对低期待的学生很少给予表扬。当低期待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时,教师通常会批评,而对高期待的学生则不批评。当答案介于对错之间时,教师对低期待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对高期待的学生则不给予表扬。
⑥在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和付出的努力上的区别对待
教师对低期待的学生提出的学习任务和付出努力的要求比对高期待学生提出的要求低。 ⑦在提供学习反馈上的区别对待
教师给低期待学生的反馈不如给高期待学生的反馈那么精确和详细,甚至有些教师经常对低期待学生的回答不予反馈。
7. 自由意志论和决定论都是怎样解释犯罪的?
【答案】(1)自由意志论 自由意志论(
束而是主动进
行的。因而犯罪行为是由犯罪人自己决定的。对于预防和控制犯罪,自由意志论的观点是,尽管人是自由的,但自由也是有原因的。所以,自由只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可能性,而并不是必然性。
)认为,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其选择过程是不受外部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