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737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资源调查

【答案】土地资源调查是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利用程度、权属状况、空间分布、生产潜力、适宜性和限制性等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为依法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基础,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为编制农业区划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依据。

2. 迹地

【答案】迹地在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从广义来说,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都可以称为迹地。

3. 土地征用

【答案】土地征用,就是指国家为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征用是一种合法地强制性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必须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同时,征用体现出土地权利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割与变换,必要的“征用补偿”是保障征用行为的关键。

4. 土地监察

【答案】土地监察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

土地监察的特点:土地监察的主体是依法享有土地行政管理职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对象是管理相对人,即一切与土地发生法律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内容是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包括给予违法者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土地监察的目的是实现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5. 土地信息系统

【答案】土地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摔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下程。

6. 可持续发展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主要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二、简述题

7. 什么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答案】(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和土地调查等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特点

①监测成果的多样性

为适应各级土地管理机构的需求,通过土地利用监测定期提供全国和各省、地、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包括面积数据和反映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图面资料。同时,除开展按固定调查项目连续监测外,还需作固定项目的专题调查。

②监测体系的层次性

为保证监测任务的完成,各级土地管理部门都应有相应的监测机构,各级机构互为关联形成体系,体系包括国家、省、地、县若干层次,各层次组成有机整体,既要保证监测成果的统一性和可比性,又能开展本辖区的监测任务,提供本地区的监测成果。在体系中又分两个基本层次,一层是国家和省级的,重点提供全国和全省的土地利用宏观数字; 另一层是县、乡级的,提供本辖区的土地利用资料。

③技术要求的区域性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土地利用水平差异悬殊,故可将全国土地分成若干类型区和重点监测区,不同地区的监测周期、力一法手段和精度要求上应有所不同。

④技术手段的综合性

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监测的任务和要求在技术手段上宜采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抽样调查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发挥各自优势,求得总体功能满足各项需要。

(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

①保持土地利用有关数据的现势性,保证信息能不断得到更新;

②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

③能够反映规划实施状况,为规划信息系统及时反馈创造条件;

④对一些重点指标进行定时监控,设置预警界线,为政府制订有效政策与措施提供服务; ⑤及时发现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为土地监察提供目标和依据等等。

8. 如何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法?

【答案】(1)认识时间序列模型

时间序列就是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一组数字序列。时间序列用于预测的基本思想是认为变量由过去一直延续到未来,即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从而得到预测期的变量数值。这就是趋势预测法,所建立的模型就是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由过去预测未来的一种方法,简便易算。但由于事物发展不可能是它过去的简单重复,因此,这类方法只适用于短期预测,用于长期预测时准确性较差。这种方法也承认事物发展的不规律性,着眼于如何消除事物发展的不规律因素(偶然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时间序列预测法具体的包括以下几种预测方法,应该根据各种使用方法的适用条件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预测。

①移动平均数预测法

移动平均数预测是以一个序列的局部资料的平均数作为外推预测的依据。移动平均是局部平

,反映的是短期的平均水平,作为预测值使用。这种方法是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整体平均不同)

在算术平均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耕地面积资料中含有季节性变动、周期性变动和随机性变动时,可用移动平均数法消除这些变动因素的影响,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作出预测。

②增减量预测法

第一种,一期增减量预测。若下期与本期耕地面积的增减变动,与本期和前期的增减变动相同时,则可采用一期增减量预测方法。即在一个时间序列中,用本期与前期耕地面积的增减量调整本期耕地面积,并以此作为下期的预测值。

第二种,全时期平均增减量预测。全时间平均增减量预测法的特点是用一个时间序列全时期平均增减量作为下期增减量。

③增减速度预测法

第一种,一期增减速度顶测。若下期与本期耕地面积相比的增减速度,等于本期比前期的增减速度,可用此法。即用本期比前期的增减速度调整本期耕地面积,并以此作为下期的预测值。

第二种,全时期平均增减速度预测。该方法采用一个时间序列全时期的平均增减速度作为下期的增减速度,比只用一个环比增减速度预测的效果好。

④指数平滑预测法

指数平滑预测法是在对移动平均法加以改进的基础上产生的。该方法预测时,不要求较多的历史数据,数据存储量不必很大,应用起来较为方便。

⑤最小平方法

最小平方法是分析长期趋势较常用的方法。设趋势变化为时间t 的函数即y=x(t )。这条趋势线表示时间序列的基本变动方向,通常以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趋势线应当满足下列两项要求:

a. 原数列与趋势线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即

b. 原数列与趋势线的离差总和为。,即=最小值; (Y 为原数列,Yc 为趋势值)。第一点的要求是主要的。满足了第一点要求,第二点要求必然得以满足。

常用线性趋势预测模型有以下三种,应根据原数列反映出来的现象变动特点,经分析研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