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0801微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

即“五日生化需氧量”,是一种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一般指在

下,1L 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进行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的分子氧的毫克数。

2. 高频转导裂解物。

【答案】高频转导裂解物是指由于双重溶源菌所产生的裂解物,其含有等量的和具有高频率的转导功能。

3. 火箭电泳法。

【答案】火箭电泳法是一种把单向琼脂扩散法与电泳句句是相结合的免疫学方法。方法是:在已混有抗体的琼脂凝胶板上挖一小孔,再向孔内滴加抗原并进行电泳,结果会沿着电泳方向形成火箭形沉淀线。沉淀线的高度与抗原含量成正比,可用于甲胎蛋白等的定量测定。

4. 固氮酶的异形胞保护。

【答案】固氮酶的异形胞保护是蓝细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其过程是:蓝藻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异形胞外有一层较厚的外膜,具有阻止氧气进入细胞的屏障作用;异形胞内缺少光合系统

加上脱氢酶和氢化酶的活性很高,使异形胞维持很强的还原态;异形胞以很强的呼

吸作用,可以消耗过多的氧并产生对固氮必需的A TP 。

5. 化能无机营养型

【答案】光能无机营养型,又称光能自养型,是以质的营养类型。

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并利用光能,

合成细胞有机物

以无机物(如水、硫化氢、硫代硫酸钠或其他无机硫化物)作为供氢体,还原

粒子,

二、简答题

6. 图示芽孢构造及其各部分成分,并说明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的。

【答案】(1)芽孢构造及其各部分成分如下图所示:

I

(2)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抗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差及皮层的离子强度高,从而使皮层有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核心部分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心部分的生命物质却形成高度失水状态,因而产生极强的耐热性。

7. 简述芽孢的耐热机制及研宄芽孢的意义。

【答案】(1)芽孢的耐热机制

芽孢的耐热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离子强度高,从而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是皮层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因而耐热。另一种学说则认为芽孢中含有营养细胞所没有的DPA-Ca , 它能使芽孢中的生物大分子形成稳定、耐热的凝胶,从而增强芽孢的耐热性。

(2)研宄芽孢的意义

①芽孢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指标; ②可利用芽孢保存菌种; ③分离菌种;

④是灭菌标准的重要参数。

8. 动物病毒感染可能给宿主细胞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动物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1)病毒感染的致细胞病变效应,是有病毒基因产物的毒性作用或病毒复制必需步骤的次级效应引起的;

(2)对宿主大分子合成的影响,主要有对宿主细胞转录、翻译及DNA 复制的抑制;对细胞结构的影响:对宿主细胞膜、细胞结构的影响、包涵体、细胞凋亡。

9. Ainsworth 的《安•贝氏菌物词典》(1983, 第7版)对菌物分类的“两门五亚门”系统的内容是什么?1995年(第8版)又有哪些重大变动?

【答案】Ainsworth 的第七版(1983年)对菌物界的分类如下:

1

1995年的第八版的变动如下:

2

10.试列表比较

【答案】

与与

细菌间的10种主要差别。 细菌间的主要差别见下表。

细菌主要特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