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州大学教育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经济学

【答案】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通过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从劳动力再生产与教育训练的关系角度,从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智力、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关系的角度,以及教育内部经济效益发展规律,阐明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种作用要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确立并计算出具体数理模式和数量指标。

2. 经济结构

【答案】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说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构成、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经济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宏观经济结构,生产关系要素结构,生产力要素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指建立一个比较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各种自然资源,使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特别是农、轻、重、服务等各个产业部门能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活动良性循环的经济结构。

3. 教育的私人成本

【答案】教育的私人成本也称个人教育成本、私人教育成本。它是指学生家庭和个人受教育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以及因上学而失去就业机会必须“放弃的收入”的部分。其包括的内容:学生家庭所支付的学费;学生家庭或本人所支付的书籍文具和其他杂费;学生家庭或本人所支付的在校住宿费、交通费以及生活差距费;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上学而失去的收入部分。

二、简答题

4. 度量一国一定时期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量指标是什么?度量教育经费在正规三级教育中的分配指标是什么?

【答案】(1)度量一国一定时期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量指标是教育经费投入量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而得出的,具体指标如下:

①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总额这些指标的数值及增长率中的比重。

②政府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③政府教育事业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④政府教育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⑤教育基本建设支出在基本建设总支出中的比重。

⑥按各级学校在校生计算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度量教育经费在正规三级教育中的分配,可有三种指标:

①总量结构指标,即各级教育投资在教育总投资中的份额。计算方法为:某级教育投资/全部教育投资×100%。

也可计算公共教育支出,计算公式为:某级公共教育支出/公共教育支出×100%。

②生均教育投资比例指标,即三级教育按在校生平均计算的生均教育投资比值。其计算方法为,以小学生或中学生生均教育投资为1,计算中学或大学生均教育投资为小学生的倍数。

③生均教育投资指数,即三级教育生均教育投资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计算方法为:某级生均教育投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5. 分析教育与劳务、服务市场的联系。

【答案】教育与劳务、服务市场的接轨和联系也具有直接性。从理论上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这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可以为社会提供特殊的使用价值。从具体内容和形式上讲,教育与劳务、服务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联系:

(1)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物质生产领域结合紧密的高等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这些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生产部门所需要的各种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为物质生产部门提供服务,与劳务市场接轨。

(2)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与培训,为企业提供劳务和服务,可以同劳务市场接轨。目前,世界上企业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一般培训,即企业培训的结果不但对本企业有用,对其他企业也有用。对于这种培训,职工子集支付全部教育费或培训费,企业主不给职工增加工资。另一种为特殊培训,即职工自己支付一部分教育费、培训费,企业主仍发给职工全部工资,但职工一般不准流动或迁移。因为这种培训投资额比较大,企业主怕职工的离开给自己带来人才和经济上的损失。教育可以为这两种在职培训提供服务,服务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派人到企业去进行,也可以让需要培训的职工进入企业所办的学校进行专门培训,还可以代培、委培,进行长期或短期的系统培训或专题培训等。

(3)学校创办的产业或企业、企业集团,它们所生产的各种形态商品投入市场,可以为繁荣市场经济提供服务,特别是高等教育可以通过生产、开发、推广科技产品与劳务市场、科技市场接轨。科技产品就是商品,可以直接投入市场出售、转让和推广。教育投入科技市场有着广阔的天地,因为物质生产的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即科技物化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上的程度。教育不仅可以生产一般的科技商品,而且逐渐将会生产大批高新科技商品。这些高新科技商品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还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为国家创造高额利润和经济效益。教育的科技服务功能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谁重视发展教育,谁就会控制科技的制高点,从而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

(4)除了上述之外,教育与劳务市场的联系,还表现在教育可以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情报资料服务和各种智力咨询服务等。

6. 简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表现。

【答案】(1)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统一

①培育符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②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

③加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④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教育投资保持适度的超前增长

教育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使个人获得经济收益,而且会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种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通过教育可提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而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国民收入的增长。具体而言,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投资的增长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增加教育投资能够促进人口与经济良性循环;

③增加教育投资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3)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吻合

①人力资源素质与扩大就业能力。现代社会和生产的发展,就业要求不断提高,教育要适应这种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要解决开发人才资源与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问题。

②人力资源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普遍提高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是尽快提高人的劳动收入、调整劳动分配的合理性、改变劳动收入不合理的关键渠道。

③人力资源与提高人口素质。为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变,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做好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要解决为什么要开发人力资源的问题;第二,要解决开发什么的问题。第三,要解决怎样开发的问题。

7. 结合实际说明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其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先导性

教育的功能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产生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功能由促进人文科学文化的积累传播向为经济服务的实用科学的转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大潮之中,教育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驱。教育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滋生地、

发源地,许多新思想和进步理念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培养人才,千千万万的劳动力大军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人力资源的积累、储备和迁移流动是拉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步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这就决定了对各级各类人才需求的增大,既需要高层次的适应高科技发展要求的高精尖人才,同样需要具备一般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