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2教育经济与管理综合之公共行政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周期性赤字
【答案】周期性赤字是指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赤字。具体表现为:当经济陷入衰退时,收入减少了,因此人们支付的个人所得税也相应地减少了,在实行超额累进所得税的国家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公司的利润减少了,因此公司所得税也减少了。同时,在经济陷入衰退时,政府支出倾向于增加,失业保障支出和政府救济都增加。即使决定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法律没有任何变动,财政赤字也会增加。周期性赤字的总量是全部财政赤字减去结构赤字之后的余额。其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一般作为内生变量看待,随经济的波动而变动。一般来说周期性赤字是任何国家都可以接受的。
2. 执行公务保障权
【答案】执行公务保障权是指任何妨碍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执行其职务的行为都在法律、法规禁止之列,并要受其追究和制裁的权利。国家行政管理以广泛的社会生活和公民为对象,其行为主体以国家作为法人形象,即代表国家,国家一切行政行为都以法的原则和规定为依据,因此,任何妨碍行政行为的行为都要受到法的追究。只有行政行为能够得到保障,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行政责任也才能得以确立,国家的法权地位正在这里得到体现。
3. 行政职能
【答案】行政职能又称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亦称政府职能。概括地说,行政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4. 社会监督
【答案】社会监督通常是指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时经过法定的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在实际过程中,社会监督可能具有某些非规定性、非程序化的内容和形式,形成特定的诉求力和舆论压力。这种非正式的社会监督,常常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构成潜在的、无形的、间接的监督,并可能诱发现实的、直接的、公开的批评。
5. 经济发展
【答案】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般所指的经济发展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②结构变迁,即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③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公益事业等有基本的保障;
④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增加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 行政处罚
【答案】行政处罚是指行政行为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特征包括四个方面:
①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据法定权限:
②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③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违法者予以惩戒和教育,使其以后不再犯;
④行政处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一般将行政处罚分为人身罚、财产罚、行为罚、申诫罚四类。
7. 财富原理
【答案】财富原理是指用以论证私有财产和理性的一种关于人的自然权利的假说,认为人归人的本体所有,财产归人所有,因此私有财产是合乎人性、合乎理论、合乎自然的,因而是小可剥夺的。财富原理是由洛克提出的,其前提假设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基本财产就是他本人,对他本人,他拥有充分的和完全的主权。由此推论人的身体具有劳动力,劳动力可以创造财富,由于创造财富的身体归私人所拥有。所以由身体所创造的财富一也自然归私人拥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沦认为,雇佣劳动所产生的产品也是雇主的财产。
8. 顾客导向
【答案】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成员要一切以顾客为中心,以全方位地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的观念。顾客导向的涵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实行“站在顾客立场思考”;
②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
③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
④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在公共部门建立顾客导向制度是开创民主行政研究和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为了实现顾客导向制度,公共部门有必要提出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做出服务承诺,实行顾客意见调查,以实现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
9. 恩格尔定律
【答案】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应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的公式是: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10.转移性支出
【答案】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无偿地、单方面的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其他经济实体或个人所形成的支出,如补助性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这类支出的共同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分配活动,直接影响社会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二、简述题
11.简述威尔逊的行政思想。
【答案】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他的行政思想主要是通过其著作《行政学之研究》体现的。威尔逊的行政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了公共行政活动及其研究在所有国家现象中的特殊意义。威尔逊认为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威尔逊还认为,要恢宏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效率应当适当牺牲民主,为此,应当建立一门新的学科——行政学,使民主宪政制度臻于完善。
(2)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威尔逊认为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冶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这就从结构上否定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在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基础之上,威尔逊进一步提出,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