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昌大学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字新闻

【答案】文字新闻是指以文字为主体,有时辅以图片资料或播音的新闻。文字新闻有两种形式:①整屏文字与口播新闻联袂播出,这是在新闻节目或栏目中的常见形式。整屏文字辅以同步播音时,听读一体,传播内容更加明了清晰,传播政令等严肃性新闻效果好。②24小时走马播映在其他节目画面下端,既争得了新闻传播时效,又不必打乱节目的正常编排; 可以随时插播重要新闻,显示了电视新闻的时效优势。

2. 新闻事业

【答案】新闻事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事业是指一种以新闻为中心的、大规模的社会文化活动,包括新闻业务、新闻经营管理和新闻教育、研究事业。狭义的新闻事业是指各种新闻媒介的总称,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厂、新闻图片社及其出版物。

3.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记者在采访中,不向采访目标公开自己的身份,也不公开表明采访的目的。这种采访现在愈来愈常见于批评报道中。

4. 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答案】电视新闻的系列报道,是指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系列报道由多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各自是一条完整、独立的新闻(单一的或综合的),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观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5. 口播新闻

【答案】口播新闻指以播音语言为主体,有时辅以图片资料或屏幕文字的新闻。我国中央电视台于1958年11月2日开始使用这一形式,最初被称为“简明新闻”。随着近年来早间读报节目的盛行,口播新闻的方式深受观众欢迎。其优势包括:①新闻时效快,是与其他新闻媒介进行竞争的重要方式; ②便于传播政令及理念性内容; ③不受图像限制,稿源丰富,有利于扩大节目的信息量。必须指出的是口播新闻必须以时效性强的动态性新闻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过多,就失去了口播新闻争时效的优势。

二、简答题

6. 记者应当怎样努力学习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从而搞好新闻采访工作?

【答案】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是我国新闻报道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条件之

一。新闻报道者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要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着手,培养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半,才能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精髓,指导自己做好新闻采访的工作。

(1)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制定理论、纲领、方针、政策的基础。新闻报道者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够更深刻的领会党的各项理论、纲领、路线、力一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握准国家法规政策的尺度,掌握住大方向。

新闻报道者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的观点看问题。同时,新闻报道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导新闻采访,就能够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客观实际,不会偏离新闻采访的准则和要求。

(2)认真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把握全局。

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把握全局,有利于新闻报道者在新闻采访中区别主要新闻线索和次要新闻线索,区别某条新闻在全局意义与局部意义之间的地位,甄选出新闻价值大的新闻题材。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具体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重点,新闻报道者要不断地学习、了解,注意研究政策变化给全局带来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全局中,采访到与之相符的新闻事实,使新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3)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在实践中提高采访水平。

新闻报道者要解决好新闻采访与法规政策的关系,把握好政策方向,必须深入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解各阶层群众关心于}一么,需要子}一么,希望于}一么,喜爱子}一么,憎恨子}一么。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摸准人民群众的需求,找到党和国家的政策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在平凡中发现闪光,平淡中看到神奇,一般中找到特殊,以小见大,发现新闻线索,采访到具有最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报道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夕、“焦点’夕、“难点”、好新闻。

党和国家的新闻法规政策,为新闻报道者提供了广阔的采访天地和施展才华的天地,同时又要求报道者在新闻采访中注意用新闻法规政策约束自己,指导自己。新闻采访与新闻法规政策有张有弛的关系,使二者能够有机地结合,新闻报道者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7. 电视新闻节目子系统设计的元素类别有哪些?

【答案】(1)按新闻题材内容分类

按新闻题材的专业内容分类,有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社会新闻几大

类,各大类又分出更细的类别。

(2)按报道方式分类

按报道方式分,有动态报道、专题报道、典型报道、综合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3)按采访准备分类

按采访准备分,有预知新闻与突发新闻。

①预知新闻是指媒体事先知晓而去采集的新闻,如各种记者招待会、剪彩揭幕、各种会议等。这类新闻可以是沟通受众与政府(或新闻事发单位)的“桥梁”,也可以是某些机构对新闻媒介的利用。处理不慎,这类新闻往往变为人情新闻,表现出浓重的公共关系的影子和明显的灌输目的,这都是最易引起受众反感,影响传播效益的因素。

②突发新闻,是指新闻在发生之前无预示迹象,临时突然发生,时间极为紧迫或稍纵即逝的新闻,诸如各种天灾人祸都属此列。对于这种分类,有的文论又从新闻发生的状态上进行划分,将预知新闻归之为静态新闻,认为这种新闻是唾手可得的; 将突发新闻称之为动态新闻。国外的电视新闻界对于动态新闻最为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认为这类新闻是最能发挥记者智慧、展示电视传播实力、扩大影响的新闻。

(4)按新闻发布掌管情况分类

按此方式分,有独家新闻和共有新闻。

①在当代新闻媒介的竞争中,都以能获得独家新闻为首要争夺目标,新闻机构都不惜重金,鼓励其新闻记者挖独家新闻。这种竞争造就和培育出不少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独家新闻的竞争结果,无论西方还是我国,时有假新闻发生。

②共有新闻,是指各新闻媒介所用的来自同一新闻源头的新闻。这些新闻或来自通讯社,或来自有关会议和其他重大社会活动,因各个新闻媒介都不会遗漏而成为共有。

(5)按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

按此方式分,有主体新闻和反应新闻。

①主体新闻又称为纯粹新闻,某‘事件的发生,其本身即为新闻。这类新闻具有独立性,不以其他新闻作为依存条件。例如某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即构成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这是主体新闻。②反应新闻是因主体新闻的存在而存在,是属依附于主体新闻的一种新闻。例如会议精神、公报涉及种种政策的变更,亦会构成人们感兴趣的新闻,这是反应新闻。反应新闻价值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主体新闻价值的大小。

(6)按新闻内容的性质分类

按此方式分,有硬性新闻和软性新闻。

①硬性新闻多属严肃性新闻,凡属国家重大决策,国内外大事,涉及国计民生、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新闻,都可以称之为硬性新闻。这类新闻人人渴望尽早获知,也是记者们致力采访的对象。

②软性新闻时效性差,一旦获得由头即成新闻。这类新闻充满了人情味、幽默感和知识性,对于传递社会、科技、文艺、卫生、生活等信息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