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基础之广播电视学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白

【答案】空白,是一切平面造型作品中的特殊因素,‘自是指画面中处于背景位置、实体对象之间的单一色调的空隙。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落在清晰范围之外,失去了原有实体形态的天空、大地、水面及一切景物,由于其色调的单一,都可视之为“空白”。空白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使画面内各个实体因素之间沟通联系,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空白在画面中的运用,可以突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人物思想动态和意境的描绘,给物体带来动向、动势,使画面充满可感的情绪。

2.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记者在采访中,不向采访目标公开自己的身份,也不公开表明采访的目的。这种采访现在愈来愈常见于批评报道中。

3. 深度报道

【答案】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中的“五个W 和一个H' ,等新闻要素作立体的、全方位的反映,不仅仅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为重要的是针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分析和预测,达到“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来”的传播目的。深度报道的“深度,,,是一种全方位的,蕴涵着事与理的思辨“深度”,绝非是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分析和解释。深度报道这一体裁形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在报业与电子新闻业的抗衡中交替运用而产生的,深度报道进入电视新闻后,同样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4. 突发新闻

:突发新闻,是指新闻在发生之前无预示迹象,临时突然发生,时间极为紧迫或稍纵即逝的新闻,诸如各种天灾人祸都属此列。有的文论将突发新闻称为动态新闻。国外的电视新闻界对于动态新闻最为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认为这类新闻是最能发挥记者智慧、展示电视传播实力、扩大影响的新闻。

【答案】

5. 党性原则

【答案】党性原则是指共产党员在党的实际活动中坚持党性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新闻中具体

表现为: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宣传本阶级的立场观点,遵循本阶级的路线、方针和新闻政策去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形成对本阶级有利的舆论环境。这一党性原则也顺理成章地对新闻采访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

二、简答题

6. 记者应当怎样努力学习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从而搞好新闻采访工作?

【答案】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是我国新闻报道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条件之

一。新闻报道者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要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着手,培养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半,才能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精髓,指导自己做好新闻采访的工作。

(1)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制定理论、纲领、方针、政策的基础。新闻报道者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够更深刻的领会党的各项理论、纲领、路线、力一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握准国家法规政策的尺度,掌握住大方向。

新闻报道者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的观点看问题。同时,新闻报道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导新闻采访,就能够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客观实际,不会偏离新闻采访的准则和要求。

(2)认真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把握全局。

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把握全局,有利于新闻报道者在新闻采访中区别主要新闻线索和次要新闻线索,区别某条新闻在全局意义与局部意义之间的地位,甄选出新闻价值大的新闻题材。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具体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重点,新闻报道者要不断地学习、了解,注意研究政策变化给全局带来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全局中,采访到与之相符的新闻事实,使新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3)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在实践中提高采访水平。

新闻报道者要解决好新闻采访与法规政策的关系,把握好政策方向,必须深入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解各阶层群众关心于}一么,需要子}一么,希望于}一么,喜爱子}一么,憎恨子}一么。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摸准人民群众的需求,找到党和国家的政策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在平凡中发现闪光,平淡中看到神奇,一般中找到特殊,以小见大,发现新闻线索,采访到具有最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报道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夕、“焦点’夕、“难点”、好新闻。

党和国家的新闻法规政策,为新闻报道者提供了广阔的采访天地和施展才华的天地,同时又要求报道者在新闻采访中注意用新闻法规政策约束自己,指导自己。新闻采访与新闻法规政策有张有弛的关系,使二者能够有机地结合,新闻报道者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7. 电视新闻采访顺利进行的要点有哪些?

【答案】电视新闻采访顺利进行有4个要点:

(1)巧取画面角度,保证信息容量

以“看”为主的电视新闻,画面形象无疑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记者在拍摄中应尽量突出画面信息的三个特色:

①明确的信息

作为“语言”的画面,其明确的信息特色是有明确的“语言”目的,让人‘看就知道是“说”什么。

②饱满的信息画面语言的多义性,是求得画面信息饱满的优势。另外,画面的次要信息往往表现为主体信息的环境、仪表、动作、情绪、服饰、活动过程等内容,起到烘托、说明、解释主体信息的作用。

③生动的信息

生动的信息是指充满活力、感人至深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往往是最能反映事情本质之所在的。生动的信息内容可以充分发挥电视“看”的优势,丰富与之并存的声音内涵,提高电视新闻的整体魅力。

(2)坚持现场采访,保证时空一致

现场纪实报道是电视新闻采访的命脉。记者必须是在新闻发生之前,或者新闻发生的同时,或是新闻发生之后亲临现场,依据时空的情况报道事态发展的进程。记者在落后十事实发生的情况下,绝不可为了“完整”而“补拍”。

(3)尊重采访对象,保证过程真实

电视新闻(包括新闻纪录片)所记录的必须是生活中真实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记者不导演、不摆布,让事态客观、正常地发生和发展,以保证记录过程的真实。

(4)小组协同出击,保证配合默契

电视新闻采访拍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记者、摄像、录音、灯光等数人并肩出击,要求在做好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团结协作、默契配合。

8. 怎样加强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辩证统一,不断提高新闻作品质量?

【答案】加强新闻采访和新闻新闻写作的辩证统一,不断提高新闻作品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

记者在思想上应当牢固树立起采写并重的观点,既看重采访,又看重写作,两者不可偏废。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相互关联作用,其目的是要加强新闻采访,提高新闻写作质量。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不少记者存在重写作轻采访的倾向,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记者的思想中对“妙笔生花”看得过重,另一方面是对记者成绩评定的标准往往只注重发稿量,忽视采访的投入和功夫。因此,记者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采访和写作并重的观点,在实际工作中既评选好新闻作品,也要评选成功的采访实践和优秀记者,形成一种采访和写作并重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