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6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10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15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19
一、名词解释
1.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2. 亲属语言
【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二、简答题
3. 汉字为什么必须改革? 怎样改革?
【答案】(1)汉字必须改革的原因是:方块汉字还不是拼音文字,这是它的严重缺点。方块汉字记起来,写起来都很困难,这使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的工作进行起来相当费事。而且汉字在印刷、电报、打字、检字、索引等方面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汉字的非拼音状态终将结束,汉字必将改革成拼音文字。
(2)当前汉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普通话的普及是使用拼音文字的一个先决条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这三项任务的完成,不但有利于目前的文化建设,而且也将给汉字拼音化铺平道路。
4. 什么是构词法? 构词法主要有哪几种?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法中的构词法是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构词法是丰富和发展词汇的重要手段。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附加法
作为构词法的附加法指的是给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添加附加词素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用附加法构成的词是派生词。大多数语言用来构词的附加法有前加法和后加法两种。添加前缀而构成新
词的方法称作前加法。例如汉语“第一”“老虎”等就是用前加法构成的。添加后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后加法。例如汉语“学者”“桌子”等都是用后加法构成的。
(2)复合法
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组合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复合法。用复合法构成的词是复合词。例如汉语“辉煌”“璀璨”等。
5. 词义的演变有哪些主要的情况?
【答案】词义的演变,就词的某个意义本身的演变来说,有深化、扩大、缩小和转移等情况; 就一个词所具有的意义的数目的演变来说,有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
6. 汉语普通话的轻音在语音上有哪些特征?
【答案】(1)轻音音节是比较弱的音节,表现为发音比一般的音节短而轻,失去原有的声调,有时也会引起音质的变化。
(2)普通话的轻音往往能区别意义,例如“好些”是“许多”的意思,“好·些”是“好了一点”的意思。
7. 什么是开音节和闭音节? 指出下列词中的开音节和闭音节:
汉语:高兴[kau ig] 丽江[1i teiag] 景气[teig te] 学校[9ys 9iau]
英语:ear[i](耳朵) ease[i:z](快活、容易) Light[lait](光亮) comrade[komrid](同志) accidentally
BsmyCK
开音节有:
高[kau] 丽[Ii] 气
校
闭音节有:兴江景
ease[i:
z] light[lait] comrade[komrid] nrparb[igrat]
8. 举例说明词序、虚词和语调在表达句法结构中的作用。
【答案】(1)词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就是词序,它是不少语言中表达句法结构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例如在汉语中,同样几个词,如果先后顺序不同,往往就可以构成不同的句法结构,例如“努力学习”是限定结构,“学习努力”是主谓结构。
(2)起连接作用的虚词也是一种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手段。在主谓结构中,有时要用系词(如汉语的“是”)。例如汉语“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去掉了“是”,就不称其为主谓结构。
(3)语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手段。例如,停顿可以区别不同的句法层次,例如汉语“三乘四加二”在“三”之后还是在“四”之后有短暂的停顿,句法关系是不一样
(偶然) (出版) aaxowars[noxnclitl](寻找) 俄语:nrparb[igrat](表演、玩耍) ypa (ura](乌拉) 【答案】以元音结尾的音节称作开音节,以辅音结尾的音节称作闭音节。 学
的。
9. 书面语和口语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案】(1)不同的存在环境和不同的物质条件使它们具有下面两个不同的特点:
①运用书面语时,由于交际对象不在眼前,写的人不能用手势或特殊的语调之类的东西去帮助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需要用一些能代替这些东西的非口语所有的词汇成分和语法成分。又由于写出来的东西可以让看的人慢慢地一再细读,写的人可以比较从容地思考怎样起承转合地组织言辞,可以在必要的地方把句子写得长些、复杂些。然而运用口语时,情况就不同了。由于交际对象在眼前,说话的人可以用手势之类的东西去帮助表达意思。又由于说话者和听话者都在场,谈话是在临时应对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句子要短些,带有更多的表示感情作用的语法成分,用词要平易些,要有一些不同于书面语的词汇成分和语法成分来适应这种环境。
②书面语能借书写的物质条件而较巩固、较持久地流传,具有相对的保守性,变化较慢。而日语则由于化为音波,一发即逝,所以不易巩固,变化较快。
(2)书面语和口语虽然是语言的不同的存在形式,彼此之间却有密切的联系:
①在有文字之前,人们只有口语,没有书面语; 有了文字之后,人们才在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书面语。所以日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②书面语形成之后,它就和口语处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之中。
③书面语以口语为源泉,不断地吸取口语中的新鲜成分; 反过来,书面语也不断地对口语施加影响,两者互相促进。
10.为什么语言中一般的词都有多义的特点?
【答案】一个词在刚产生的时候,它的意义只是对某一类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因而它往往只有一个意义. 但是客观对象本身是复杂的,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和其它的客观对象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也就是说,甲类对象的某些特征可能也是乙类或丙类对象的特征。因此,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就有可能根据两类或几类对象之间的形状、颜色、性质和功能等特征方面的共同之处,用称呼甲类对象的词去称呼与甲类对象的特征有联系的乙类或丙类对象,因而产生出与它有联系的新的意义。一个词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那类对象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它通过这些特征而与其它对象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一种语言的词汇中,可以用一个词来反映这些联系,形成多义词。
三、论述题
11.以汉语为例谈谈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
【答案】书面语与口语是共同组成汉语的重要部分,而二者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差别。(1)联系
口语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只有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即口语。有了文字以后,使用文字形式的文本语句与用口说出的一发即逝的“话”在创作和接收上都有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就有了适合于用文字写出来供“看”的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